何决不吐露真情,不怕泄露。谁知天下事不能尽如人意,这头一关设在泰山,因知文珠山中有一好友,只一经过必往访看。对方师长是个隐居多年的前辈异人,最不好惹,虽然避免犯他规例,终恐弄巧成拙,惹出事来。故此所约的人均是能手,并有三个擅长毒药暗器的贼党,满拟手到成功。即便有人出头,好汉也打不过人多。做梦也没想到,先是宫氏兄妹和李善一见投缘,又在事前听一好友之劝,那人和关中华山诸侠原有深交,惟恐双方引出误会,两头解劝,再和李善一见如故,交了朋友,想起连日所闻老贼卑鄙无耻的行为和所用阴谋毒计,不由有气,本人退出,不再参与,并将老贼所请一个姓田的能手拉在一起,借了几句闲话抓住过节,不再伸手。
下剩还有一个名叫余仁,原是陕甘路上一位怪侠,外号丑华佗。此人内外功均臻绝顶,又打得一手好暗器,精通医理,手到回春。老贼去年才与他无心相遇,看出对方是个异人,用尽心力,百计结纳。余仁近十年来只在北天山一带走动,每隔一两年才回长安扫墓,来去匆匆,停留日少。偶往山东、河南一带闲游,无心巧遇,一则不知底细,又见老贼神情谦和,满脸春风,乍见之时气味甚好,文武两途俱都来得,相待又极优厚,于是投机,结为朋友。这次老贼求他相助,颇费苦心。余仁见老贼对他虽极尊崇,待若上宾,但他寨中往来朋友甚多,从不为之引见。偶然说起,必说余兄世外高人,今之大侠,这班江湖中人实在不配与你相交,你又独往独来,性喜清静,故此不为引见。人都喜欢恭维,余仁起初也未能免俗。这日看出老贼对那班人一样礼重,想起可疑,假意辞去。老贼先是挽留甚苦,后才露出不久有事相求。
余仁早就料到礼下于人,必有所为,心想:“萍水相逢,受他如此厚待,理应遇事出力,对方平日谈吐、气度无一不好。”以为江湖上有什仇家,并没想到为色而起,乘着酒兴,满口答应。老贼跟着便请余仁再过半月光临,当面奉托。余仁见他说话吞吐,便留了心,假意泰山访友,暗中查探。见自己走后,老贼立发传牌和亲笔书信,召集徒党和江湖能手、有名人物,借着生日大开群雄会,向众声言,人已中年,前妻早死,膝下无儿,苦爱文珠已有多年,望诸位高亲贵友成全此事。等众答应,然后分别重托,暗中密计下手之法。男女相爱原无足奇,何以如此劳师动众?心中奇怪。平时往来江湖,都是孤身,无什同道,山东、河南道上这班人物只几个彼此闻名,都未见过,当时不知何意。及至回去,听老贼当面一托,才看出对方好些口甜心苦、不实不尽之处,由不得心生鄙视,暗忖:“我已答应在先,如何不算?好在对方只要我在暗中监防所请同党,随时助他成就,并无伤天害理之事,此人居心虽然不善,相交日浅,等到事情过去,再与疏远也是一样。”便不动声色,慨然应诺。
及至到了日期,照着老贼所说,先期赶往泰山。因和文珠不曾见过,心想:“双方世交兄妹,平日情分既好,尽可明白求婚,何必用什阴谋诡计,惊动多人?”又听说起文珠文武全才,美如天仙,意欲迎上前去,看看到底如何好法,特意借故提前起身。文珠不曾遇上,李善主仆沿途打听却被问出,心疑李善是文珠情侣,老贼为想把此女占为己有,才有这等做法,立即回身追来,竟比李善先到半日。日前往游泰山,那客店曾经住过,因受老贼之托,知道香客游人大多,便包下来。店伙见他形貌虽然丑怪,人却和气大方,也未留意。当夜大雨,发现李善主仆前往投店,便去后院窥探。本心是想此人少年英俊,武功似有根底,如与文珠爱好在先,议定婚约,便不助老贼做那瞒心昧己之事。及至冒雨去往后院暗中窥听,正赶宫氏兄妹与李善谈投了机,为老贼泄底,觉着二人既受老贼之托,至多不以为然,中途袖手,不应又帮外人,反复无常,便冷笑了一声,随手打进独门炼就的三棱剑,随即回房。
跟着李善生病,张福冒雨延医,因觉此人少年英俊,文武双全,也颇难得,照他所为,必死群贼之手,何不借着医病对面查探?如是一个只会武功的纨绔子弟、浮狼少年,便由他去;否则,将人医好,加以警戒,免其送命。刚一进门,便见到生平惟一好友的信旗,已料李善不是庸流。再见阿灵为主忠义,再三哭求之状,人又灵慧,细一察看,竟是极好资质,越看越对心思,便起收徒之想。后又发现李善是个童男,武功颇好,身有隐疾,看在信旗主人面上,也无坐视之理,无如生平言行如一,已然答应人家,这头一关必须出手,幸与老贼约定,自己身有要约,必须前往,由当日起至多候满三日,到期无事便须离去,除非这场想不到的大雨连下三天,万无袖手之理,借开药方为由,留下一纸警告,说对头厉害,日前当众声言,把文珠视为禁脔,无论何人,休说娶之为妻,只要转什念头,决不放过。此女美貌,回南日久,乃师遗命嫁人,已过年限,万一此行同有伴侣,只要是个男的同路,便请诸位下手杀死等语,似你主仆这等穷追,被贼党看出;休想活命。天下多少美人,何苦如此?最好候到第三日午后起身,即便不肯中止前念,也可免去好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