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14采矿专家(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014 采矿专家

1500块大洋到手,罗毅的底气足了。山上还在源源不断地往下运矿石,an现在的生产速度,平均一星期就能够采到几百公斤的矿石。如果品位不变,差不多相当于每星期有1500块大洋的收入。

在当年,3块大洋可以在客栈里连吃带住一个月。gen据综合比价计算,一块大洋相当于今天的35元钱,如果仅仅是an食品来计算,则价值更大一些,因为当年的食品价格比今天要低得多。如果每星期收入1500块大洋,一个月就是6000块,相当于今天的20万元。对于这支仅40多人的小队伍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有了这样一笔钱,罗毅就可以随心所yu地规划突击营的前程了。

罗毅收到乐家林带回来的钱,ma上安排人去各位矿工们的家里,给每家发了10块大洋。不少矿工家里都已经快断顿了,收到10块大洋,大人小孩都高兴坏了。女人们连忙安排着上街买米买rou,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们zuo一顿好吃的,让他们的肚子里进一些久违的荤腥。对于山上的男人,女人们自然也不会忘记,纷纷托突击营的士兵给他们带去换洗衣服和吃食。突击营的士兵收下了衣服,但把吃食给这些家ting留下了,他们告诉矿工家属说:矿上吃的非常好,顿顿有rou,他们就不用惦记了。

每hu人家10块大洋的收入迅速地形成了示范效应,罗毅适时地放chu风来,说还要再招收一批矿工。话刚传chu去,突击营的营bu就被周围各村涌来的青壮汉子们挤满了。

“排队排队,不要挤!”负责招聘的突击营士兵杨金水和沈万财扯着嗓子维持着秩序。这俩人名字听起来就是ting喜庆的样子,也不知dao是不是乐家林故意挑选的。

“你,过来,报上名字,家住哪里。”

“韩修平,山南韩家人。”

“干过什么?”

“zhong地,上山采过石tou。”

“多大了,家里有什么人?”

“18岁,家里有爷爷nainai,父母,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知dao挖煤危险吗?”

“知dao,我愿意去。”

“好吧,在这里an个手印,先领5块大洋的工钱当安家费,明天带着换洗衣服来报到。跟家人说一声,半年不能回家。每个月初五叫家人来保安队领上个月的工钱。”

名叫韩修平的农民高高兴兴地在劳动协议上an了个手印,拿着5块大洋,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飞奔而走了。

在当年,gen本谈不上有什么信用环境,协议这zhong东西,对于农民来说gen本就是靠不住的东西。罗毅想chu来一个办法,他请镇上的元老们坐镇突击营的营bu,所有报名参加采矿的人,都必须由村上的老人作保,经镇上的元老验证过shen份无误,才能聘用。而所有的聘用合同,也是请元老们看过,确认上面没有坑蒙招骗的条款。当地农民大多数都不识字,凭空在合同上an个手印,还是有些风险的,现在有元老帮着验合同,也能让人放心一点。

至于合同的条款,罗毅倒也没有编得太黑,基本上是把后世的劳动用工合同拿来抄了一下,至于三险之类的就免了。合同里还有关于工伤事故的赔偿条款,比当时工厂和煤矿的赔偿标准高chu了好几倍,这也让村民们觉得十分踏实。陆双勇等人看着这份合同上一二三四加ABCD的条款,算是彻底相信罗毅是念过书的人了。

“看起来,罗子真是有大学问的人啊。”陆双勇gan慨dao。

乐家林奇怪地问:“怎么过去一点都看不chu啊。过去他哪会说成语啊。”

“听他自己说,他的脑子受过伤,大概是被驴踢了吧。”

“那怎么突然就好了?”

“被手榴弹炸了一下就好了,你想,驴的劲再大,能比手榴弹大吗?”

罗毅没听到两个手下的jiao谈,正好也省得生气了。他招呼乐家林和他一起去一趟后山的高桥镇,去拜访一位叫zuo张天佑的老先生,这是冯木gen向他推荐的。据冯木gen说,这位张先生曾指点过他炸石tou的技术,好像是个采矿专家的样子,但juti是什么来tou,为什么呆在高桥镇,就谁也不清楚了。

罗毅等人走了半天山路,来到了高桥镇。与朱山镇相比,高桥镇显得更为破败和冷清,突击营的士兵穿着迷彩制服,扛着枪从街上走过时,许多居民都赶jin关门躲避,来不及关门的,则用尴尬的笑容表示着顺从的意思。

“等咱有了钱,把高桥镇也收过来。”罗毅对乐家林说。

乐家林不屑地说:“收这干什么?穷成这样。”

“切,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就是土地资源,趁着现在这里穷,赶jin把地盘下来。以后开发房地产,那就是暴利啊。”罗毅胡扯dao。

“嗯,说得有理。”乐家林点点tou,其实他gen本就不知dao罗毅说的是什么。

在居民的指引下,罗毅一行找到了张天佑的家。这是一chu1有四五间房、带天井的大宅子,房前屋后收拾得ting干净的样子。门前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闲坐青坪,看hua开hua落;下联是:醉卧荒宅,听风起风歇。横披是:苟存残生。

“这老爷子,有点愤青潜质啊。”罗毅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