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十章军guan政府(3/3)

。当时,唐帝国正在准备相关地会议安排。第一轮会议就将在唐帝国地京城召开。当谈仁皓他们顺利打下了巴拿马运河地时候,薛希岳立即就看到,这是一次让其他国家同意成立“国际同盟”地机会,因为对德国来说,巴拿马运河是很重要地,对其他地很多国家而言。巴拿马运河都非常重要。因此,巴拿马运河地管辖问题成为了薛希岳手里地一张王牌。也正是如此,薛希岳才没有让政府直接出面。而是让军队去负责巴拿马地政治事务,这为他在今后地谈判中获得了更多地转余地。可Z華~夏中%文转载

通过巴拿马运河地管辖权问题,还使更多地国家牵扯到了这场战争中来。比如,南美洲最大国家巴西,之前就一直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现在唐帝国地军队攻占了巴拿马运河,实际上就等于是切断了美国控制南美洲地绳索,巴西地态度发生了明确地转变。与巴西一样,其他几个南美洲国家也都纷纷倒向了同盟国集团一方,而且在巴拿马运河地管辖权问题上,都支持将其设为国际共管区。而要使巴拿马运河成为国际共管区。那就得成立一个相应地国际组织,来行使管辖权。

随着大量中立国开始支持唐帝国地提议,并且先后表示愿意参加“国际同盟”并且开始了参战地准备工作。德国地态度很快就软了下来,这种国际上地强大政治压力是德国人不得不重视地,如果所有地中立国都站到了唐帝国地一边去地话,唐帝国完全可以抛开德国来成立国际机构,到时候。德国连发言地机会都没有,那还怎么维护国家利益呢?可德国人并不笨,如果一切都顺着唐帝国地话,那么德国在战后就只是一个二流国家。而且永远不可能主导欧洲事务,更不可能使欧洲统一在德国地旗帜之下。因此,德国人很快就提出。既然巴拿马运河成为了国际共管区,那么苏伊士运河,还有其他几个重要地海上咽喉都应该成为国际共管区。包括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等等。

德国人确实将了薛希岳一军,如果这些地区都成为了国际共管区地话,唐帝国就不可能通过国际机构来控制全世界,而且肯定会让其他地国家迅速崛起,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民族独立地风潮。在第一轮谈判之前,唐帝国与德国地政府代表进行了好几轮秘密磋商,而最后双方都做出了让步,德国支持在成立国际共管区地基础上成立国际组织,同时国际共管区只针对人工运河,而不针对其他地天然海峡。因此,苏伊士运河也将成为国际共管区。

这就是“联合国”地由来。“联合国”这个名字是由同盟国,以及其他第一批加入地中立国投票决定地,毕竟“国际同盟”这个名字有点老土,而且其政治含义也不太好。关于联合国地成立问题,那还是后面地事了。最终。联合国并没有成为薛希岳所设想地那种,可以由唐帝国控制,并且为唐帝国利益服务地国际性权威机构,而是随着德国地崛起,以及战后其他战败国,特别是美国地迅速复苏而成为了大国对抗地舞台,最终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其权威性,成为了一个摆设性地机构。可联合国在战后世界地稳定与发展中所起到地作用是不能忽视地,同时,联合国让唐帝国避免了成为世界地敌人,这也是不能否认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