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
有大池。相传以为雁
。下有二潭
,以为龙湫。又以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
,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
之名。余观雁
诸峰,皆峭
崯怪,上耸千尺,穷崖
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千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
冲激,沙土尽去,唯
石岿然
立耳。如大小龙湫、
帘、初月谷之类,皆是
凿音漕去声。之
,自下望之,则
岩峭
;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
,亦低于山
之地面。世间沟壑中
凿之
,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峡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
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
地上,则为
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信州杉溪驿舍中,有妇人题数百言。自叙世家本士族,父母以嫁三班奉职鹿生之
;鹿忘其名。娩娠方三日,鹿生利月俸。
令上
,遂死于杉溪。将死,乃书此
,
迫苦楚之状,恨父母远,无地赴诉。言极哀切,颇有词藻,读者无不
伤。既死,稿葬之驿后山下。行人过此,多为之愤激,为诗以吊之者百余篇。人集之,谓之《鹿
诗》,其间甚有佳句。鹿生,夏文庄家
,人恶其贪忍,故斥为“鹿
”
士人以氏族相,虽从古有人,然未尝著盛。自魏氏铨总人
,以氏族相
,亦未专任门地。唯四夷则全以氏族为贵贱。如天竺以刹利、婆罗门二姓为贵
:自余皆为庶姓,如毗舍、首陀是也。其下又有贫四姓,如工、巧、纯、陀是也。其他诸国亦如是。国主大臣,各有
姓,苟非贵
,国人莫肯归之;庶
虽有劳能,亦自甘居大姓之下。至今如此。自后魏据中原,此俗遂盛行于中国,故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凡三世公者曰“膏梁”,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方伯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
正员郎为“丁姓”得
者谓之“四姓”其后迁易纷争,莫能
定,遂取前世仕籍,定以博陵崔、范
卢、陇西李、荥
郑为甲族。唐
宗时又增太原王、清河崔、赵郡李,通谓“七姓”然地势相倾,互相排抵,各自著书,盈编连简,殆数十家,至于朝廷为之置官譔定。而
习所徇,扇以成俗,虽国势不能排夺。大率
下五等,通有百家,皆谓之士族,此外悉为庶姓,婚宦皆不敢与百家齿,陕西李氏乃皇族,亦自列在第三,其重族望如此。一等之内,又如岗
卢、泽底李、土门崔、靖恭杨之类,自为鼎族。其俗至唐末方渐衰息。 茶牙,古人谓之雀
、麦颗,言其至
也。今茶之
者,其质素良,而所植之木又
,则新牙一发,便长寸余,其细如针。唯牙长为上品,以其质榦、土力皆有余故也。如雀
、麦颗者,极下材耳,乃北人不识,误为品题。余山居有《茶论》,《尝茶》诗云:“谁把
香名雀
?定知北客示曾尝。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
一寸长。”
熙宁中,珠辇国使人贡,乞依本国俗撒殿,诏从之。使人以金盘贮珠,跪捧于殿槛之间,以金莲
酌珠,向御座撒之,谓之“撒殿,”乃其国至敬之礼也。朝退,有司扫彻得珠十余两,分赐是日侍殿阁门使副内臣。
闽中荔枝,有小如丁香者,多
而甘。土人亦能为之,取荔枝木去其宗
,仍火燔令焦,復
之,以大石抵其
,但令傍
得生,其
乃小,
之不復牙。正如六畜去势,则多
而不復有
耳。
嘉祐中,苏州昆山县海上,有一船桅折,风飘抵岸。船中有三十余人,衣冠如唐人,系红鞓角带,短皂布衫。见人皆恸哭,语方不可晓。试令书字,字亦不可读。行则相缀如雁行。久之,自一书示人,乃唐天祐中告授屯罗岛首领陪戎副尉制;又有一书,乃是上
丽表,亦称屯罗岛,皆用汉字。盖东夷之臣属
丽者。船中有诸谷,唯麻
大如莲的,苏人
之,初歳亦如莲的,次年渐小。数年后只如中国麻
。时赞善大夫韩正彦知昆山县事,召其人,犒以酒
。
罢,以手捧首而 R馊艋陡小U彦使人为其治桅,桅旧植船木上,不可动,工人为之造转轴,教其起倒之法。其人又喜,復捧首而
歳首画钟馗于门,不右起自何时。皇祐中,金陵发一冢,有石志,乃宋宗悫母郑夫人。宗悫有妹名钟,则知钟馗之设亦远。
内诸司舍屋,唯秘阁最宏壮。阁下穹隆敞,相传谓之“木天”
元丰中,庆州界生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
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
方皆尽。歳以大穰。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浮多
摇。指爪及碗
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
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中独茧缕,以芥
许蜡,缀于针腰,无风
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余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