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列女传(6/7)

既宠贵在当时,马伦也有名气。年六十多才死。马伦之妹马芝,也有才义。少时丧亲,长而追感于心,便作《申情赋》。

庞淯母传酒泉庞淯之母,赵姓之女。字娥。父被同县人所杀,而赵娥兄弟三人,当时都病死了,仇人于是喜而自贺,以为不会有人报仇了。赵娥暗地极为愤慨,于是偷偷地准备刀兵,常常坐帷车以等候仇家。十多年不能下手。后来相遇在都亭,便刺杀了仇人。于是到县里自首。口中说:“父仇已报,请求刑戮。”禄长尹嘉认为赵娥很有义气,便解下印绶想和她一起逃走。赵娥不肯离去,说道:“怨恨塞心,以致身死,是妾之名分;结罪审理案件,是你的常理。怎敢苟且偷生,来枉公法。”后来遇赦得免于死罪。州郡表彰她所在的闾里。太常张奂嘉奖叹息,用束帛之礼待她。

刘长卿妻传,沛县刘长卿之妻,同郡桓鸾之女。生一个男孩,刚五岁,而长卿死去,妻子防远嫌疑,不肯回娘家。儿子到十五岁,又夭折了。妻考虑不免要再嫁,于是预先刑其耳以示决心。同宗妇女都同情她,都说:“你家没有别的意思,假使有,还可通过姑妹来表白诚心,何必贵义轻身这般厉害呢!”答道:“从前我先君五更,学问为儒者所宗,尊贵到了做了帝师。五更以来,历代不废,男的因忠孝显著,女的因贞顺著称。《诗经》说:‘无忝尔祖,聿。。厥德。’(译:不要辱没你的祖先,修养你的品德。)因此预先自己刑翦,来表明我的心情。”沛相王吉上奏她的高尚品行,显耀她的门闾,号称“行义桓厘”,县邑有祭祀一定给她送去祭余之肉。

皇甫规妻传,安定皇甫规的妻子,不知是哪姓的女子。皇甫规第一个妻子死后,再娶了她。妻子会写文章,能写草书,经常替皇甫规当书记,众人惊讶她的才能。到皇甫规死后,妻子年纪还轻而容貌很美。后来董卓做了宰相,听说规妻的貌美,便用一百辆彩车、二十匹马,还有许多奴婢钱财作聘礼娶她。规妻便穿着便衣到董卓那里,跪下来陈述自己的苦衷,言语十分哀痛。董卓命令奴仆都拔出钢刀包围起来,并且说道:“我的威教,将使天下人降服,难道在你一个妇人身上就行不通吗?”规妻知道不能免于一死,于是站起来破口大骂道:“你本是野杂种,害了不少天下人,还不够吗?我的先辈的清德,举世知道。我丈夫皇甫氏文武全才,是汉代忠臣,你过去还不是他的趋使走卒吗?竟敢在你君夫人面前干出非礼的勾当?”董卓于是把车子推到庭中,将女人的头悬在车轭上面,让奴仆们用鞭子棍棒使劲地打。皇甫规妻对拿棒棍的人说“:怎么不重重下手打呢?死得越快越好。”于是被打死在车下。后人把她的形象画出来,题了“礼宗”二字。

阴瑜妻传,南阳阴瑜之妻,颍川荀爽之女。名采,字女荀,聪敏有才艺。十七岁,嫁到阴家。十九岁生一女,而阴瑜死了。荀采当时还年轻,常常担心被家人逼她改嫁,自己防御甚坚决。后来同郡人郭奕死了妻子,荀爽把采许给他,于是诈称自己病很严重,召采回家。荀采不得已回家,怀着刀子自誓决心。荀爽命令傅婢抢去她的刀子,扶抱她上车,还担心她愤激,防卫很严。女已到郭家,便假装高兴的样子,对左右的人说:“我本立志要和丈夫阴瑜同穴而死,而不免被家中逼迫,才到这里来,素情不能遂意,怎么办?”于是命使女建四灯,盛装打扮,郭奕进来相见,共谈,言辞不止。郭奕敬畏她,便不敢逼她成亲,到天明才出来。荀采于是敕令左右备浴。进浴室后关上门,权令侍人躲开,用粉写在扉上道:“尸还阴。”“阴”字没有写成,怕有人来,便用衣带自缢而死。左右的人没有放在心上,等到发现,已经断气,当时人很同情她。

盛道妻传,犍为盛道之妻,同郡赵氏之女。字媛姜。建安五年(200),益州部乱,盛道聚众起兵,事情未成,夫妻被捕,当处死刑。媛姜晚中告盛道说“:法律有一定的刑律,一定无活的希望,你可赶快逃走,建立门户,我留在狱中,代你承担罪责。”盛道没有打定主意,媛姜便解除盛道的枷锁,替他办些粮货。儿子盛翔当时五岁,使盛道带着他逃走。媛姜代替丈夫持夜,应对不失。估计盛道已经走远了,于是以实情告诉狱吏,到了时候便被杀了。盛道父子碰上大赦回家。盛道感激她的义气,终身不再娶妻。

孝女叔先雄传,孝女叔先雄,犍为人。父亲叔泥和,永建初年做县功曹。县长派泥和拜檄文谒见巴郡太守,乘船坠入湍水淹死,尸丧没有回家。叔先雄感念怨恨悲痛,昼夜号哭,心不想活,常有投水自沉的念头。所生男女两个,都有几岁,雄便各作一个袋子,盛着珠子系在小儿身上,数次说了诀别的话,家人每防止她,经过百多天稍为松懈,雄便乘坐小船,在父亲堕水的地方恸哭,便自己投水而死。弟弟叔贤,那天晚上梦见姐姐告诉他道:“退后六天,当与父亲同时现出水面。”到时等待,果然与父一起,浮于江上。郡县表彰,替雄立碑,画出其像貌。

董祀妻传,陈留董祀的妻子,是同郡蔡邕的女儿,名琰,字文姬。学问广博,有才华,能言善辩。又懂得音律。先嫁给河东卫仲道,丈夫死了,没有儿子,回到娘家。兴平年间,天下大乱。文姬被胡骑掳去,嫁给南匈奴左贤王。在匈奴十二年,生了两个儿子。曹操以前与蔡邕是好朋友,同情蔡邕后嗣无人,于是派使者拿着金璧把文姬赎回来,再嫁给董祀。董祀做过屯田都尉,犯了死罪,文姬到曹操那里请求赦免。当时一些朝廷大官和远方使节都在座。曹操对众宾客说“:蔡伯喈的女儿在门外,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等到文姬进来,蓬头赤脚,叩头请罪,说话时口齿清晰,意思很是悲恸。大家听了都变了颜色。曹操说“:情况的确可怜,但是命令已经下达了,怎么办?”文姬说“:您老人家马厩里马匹上万数,将士多如树林,何不赶快派一匹快马,追回文件,救救垂死的性命呢?”曹操很受感动,便收回成命,免了董祀的死罪。当时天气正冷,便赐给文姬头巾鞋袜等物。曹操乘便问蔡文姬道:“听说你家,从前藏有不少古书,还能记得一些吗?”文姬说“:从前我父亲赐给我古书四千多卷,因流离逃难,生民涂炭,没有留下一点。现在我能背诵下来的只有四百余篇了。”曹操说“:我现在派十名书吏到你家去抄下来。”文姬道“:我听说男女的界限很严,按礼节不能亲相传授。请您给我一些纸笔,正楷草书都行。”于是抄书送给曹操,文字没有遗漏。后来文姬对乱离的遭遇十分伤感,追述往事,作《悲愤》诗二首,第一首是这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