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齐国的宰相。当时《汉书》才出来,许多人读不懂,同郡马融拜伏在阁下,向班昭学习读《汉书》;后来皇帝又下诏书叫马融的哥哥马续接着班昭把书写完。永初年间,太后的哥哥大将军邓骘因为母亲去世请求退休,太后不打算批准,征问班昭,班昭就上疏道“:臣下认为皇太后陛下,自身品德很完美,隆行唐、虞般的朝政,广开言路,听狂夫、瞽叟之方,纳山野村夫之见。臣妾以愚昧之才,处在圣明的时代,敢不把肝胆之言,报效皇恩于万一。我听说自古谦让之风是很高的品德。所以古书记载,神明降福。从前伯夷、叔齐兄弟让国,天下佩服他们风格很高;太伯让位给弟弟,孔子再三称赞。
这就是品德高尚,扬名后世的缘故。《论语》上说:‘能用礼让治国,对从政有什么难呢?’这样看来,推让之风,意义十分深远。现在四舅大将军坚行忠孝之道,要求引退,而陛下考虑边陲还不安靖,拒不同意,如果以后因为些小错误,掩盖了今天的美德,只怕推让的名声就再也难得了。这是小人之见,敢冒着危险表述出来。自知言不足取,只是表示虫蚁的一颗红心罢了。”太后同意,于是邓骘等人告老还乡了。班昭作《女诫》七篇,对宫内妇女的教育很有帮助。七篇就是:卑弱第一,夫妇第二,敬慎第三,妇行第四,专心第五,曲从第六,和叔妹第七。马融读后认为很好,让自己的妻子、女儿学习。班昭丈夫曹世叔之妹曹丰生,也有才惠,对《七诫》不同意,写书反驳,文辞也很可观。班昭七十多岁才死,皇太后素服表示哀悼,派使者监办班昭的丧事。班昭写的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等共十六篇。她的儿媳丁氏替她搜集在一起,又写《大家讠赞》歌颂她。
乐羊子妻传,河南乐羊子的妻子,不知是哪家的女子。羊子曾在外面旅行,拾得别人丢失的一块金子,回来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之士不喝盗泉之水,廉洁的人不吃别人轻蔑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到别人的金子来糟蹋自己的名声呢?”羊子听了十分惭愧,于是把金子丢在野外,而到远方去找老师学习。学习一年回来,妻子跪着问其缘故。羊子说:“出去久了,想家呗,没有别的缘故。”妻子便拿着小刀走向织机前,说道:“这些织物来自蚕茧,用梭子织成,一丝一丝加起来,便成为一寸,一寸一寸加起来,就成一丈一匹。如果割断了这些织物,就会前功尽弃,浪费时间。你在外学习,应该每天学习一些过去不知道的知识,来成就美德。如果半途回来,和割断这些织物有什么不同?”羊子听了深受感动,回去把学业修完,竟然七年没有回家。妻子常常勤勉地奉养婆婆,还送些东西给远离家乡的羊子。有一次,别家的鸡误入自己的园子,婆婆偷偷地把鸡杀了做菜吃,妻子面对鸡肉不吃而流眼泪。婆婆问什么缘故,妻说:“我叹惜家里太穷,让您吃人家的鸡肉。”婆婆听了便把鸡肉倒掉了。后来,强盗想侮辱羊子妻,便先劫持她婆婆,羊子妻知道了,拿着刀走出来。强盗说:“把刀放下,服从我的可保全性命,不服从我,就杀掉你婆婆。”羊子妻抬头向天长叹,举刀割颈而死,强盗也没有杀她的婆婆。太守听说此事,立刻捕杀强盗,而赏赐羊子妻一些绸布,用礼节埋葬她,并号称“贞义”
程文矩妻传,汉中程文矩之妻,同郡李法之姊。字穆姜。有二个儿子,而前妻有四个儿子。文矩做安众令,死在官位。四个儿子认为母亲是后母,恨毁之心日积,可是穆姜慈爱温和,抚养更加尽心,衣食资财供给都比亲生儿子加倍。有人对母说:“四个孩子不孝得很,为什么不叫他们另外居住来疏远他们一些?”答道“:我正用义来引导,让他们自己变好哩。”后来前妻的大儿子程兴生病很厉害,后母内心不安,亲自调理药和膳食,恩情极厚。程兴病了许久才好,于是把三个弟弟叫来说道:“继母慈祥仁爱,出自本能天授。我们兄弟不知道孝顺,是禽兽心肠。虽然母爱更厚,我们的过恶也很深了。”于是将三个弟弟送进南郑牢狱,说明母之恩德,也诉述自己的过失,请求处以刑罚。县官报告郡守,郡守表彰其母,免去他家的差役,遣散四个儿子回家,准许他们改过自新,从此以后训导更加明白,都成为良士。穆姜年八十多岁死去。临终交代几个儿子道:“我的弟弟伯度,智慧通达之士。他所说的薄葬,其意义很深。又有前朝一些临死前的遗令,都是圣贤的法令,叫你们遵守,不要与流俗相同,增加我的负担。”几个儿子都照办。
孝女曹娥传,孝女曹娥,会稽上虞人。父亲曹盱,能拉弦唱歌,做过巫祝。汉安二年(143)五月五日,于县江逆流水婆娑起舞迎神,溺水而死,找不到尸体。曹娥年刚十四岁,便沿江号哭,昼夜不断声,十七天后,便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151),县长度尚改葬曹娥于江南道旁,替她立了碑以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