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传,刘毅,北海敬王的儿子。先封平望侯,永元中,获罪罢了他的封爵。刘毅年轻时以有文学辩论之才著名。元初元年,上《汉德论》及《宪论》十二篇。当时刘珍、邓耽、尹兑、马融共同上书称刘毅写得好,安帝嘉奖他,赐钱三万,授议郎。
◆李尤传,李尤字伯仁,广汉雒县人。年轻时以文章著名。和帝时,侍中贾逵荐李尤有司马相如、扬雄的风格,召到东观,受诏命作赋,授兰台令史。稍稍升迁,至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共著《汉记》。后来安帝废太子为济阴王,李尤上书劝谏。顺帝立,升乐安相。年八十三岁逝世,所著诗、赋、铭、诔、颂、《七叹》、《哀典》共二十八篇。李尤同郡人李胜,也有文才,任东观郎,著赋、诔、颂、论数十篇。
◆苏顺传,苏顺字孝山,京兆霸陵人。和帝安帝时,以才学著名。喜养生之术,隐居求道。到了晚年才出仕,授郎中,死在任上。所著赋、论、诔、哀辞、杂文共十六篇。当时三辅人才很盛,扶风曹众、伯师也有才学,著诔、书、论四篇。又有曹朔,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作《汉颂》四篇。
◆刘珍传,刘珍字秋孙(一作秘孙),名宝,南阴郡蔡阳县人。年轻时好学。永初中,为谒者仆射。邓太后诏使与校书刘。。马余、马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理脱落、错误,改正文字。永宁元年(120),太后又令刘珍与刘。。马余作建武以来名臣传记,升侍中、越骑校尉。延光四年(125),授宗正。第二年,调卫尉,死在任上。著诔、颂、连珠共七篇。又撰《释名》三十篇,以弄清万物的名称。
◆葛龚传,葛龚字元甫,梁国宁陵人。和帝时,以擅长文章、书记著名。性情慷慨壮烈,勇力过人。安帝永初中,举孝廉,为太官丞,上对国家有利应做的事四条,授荡阴令。征召太尉府,因病不去。州举茂才,任临汾令。在所任的荡阴、临汾两县,都有政绩,为人称赞。著文、赋、碑、诔、书记共十二篇。
◆王逸传,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人。元初中,举上计吏,为校书郎。顺帝时,为侍中。著《楚辞章句》行于世。其赋、诔、书、论及杂文共二十一篇。又作《汉诗》一百二十三篇。儿子王延寿,字文考,有美才。年轻时游鲁国,作《灵光殿赋》。后来蔡邕也作此赋,未作成,及见延寿作的,非常赞赏,于是自己就不作了。曾经作了个奇怪的梦,很不快意,就作了一篇《梦赋》来勉励自己。后来落水溺死,时年才二十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