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与湘江汇合在石鼓山东面。它一个名称叫草江,〔因流经青草桥的缘故。〕又有一个名称叫沙江,〔因流经黄沙湾的缘故。〕而称之为蒸江,是因为水流中的水气如蒸气般缭绕上升。船从青草桥进入江中,航行一百里便到达水福,又航行八十里而抵达长乐。
来水从湘江的东岸汇入湘江。它发源于郴州的来山,往西北流经永兴、来阳两县界。又有条郴江发源于郴州的黄岑山,一条白豹水发源于永兴县的白豹山,一条资兴水发源于钻拇泉,它们都与来水汇合。又折往西流抵湖东寺,到来口与湘江汇合在回雁塔的南面。到郴州、宜章县去的船,都从汇流处入水。越过山岭,下到武水中,顺武水进入广东的侦江。来雁塔山是衡州城水流下游第二重水口处的山。石鼓山从州城东北孤零零耸起,垂立在江边,为第一重;雁塔山又耸立在蒸水的东面、来水的北面,为第二重。它的来脉从峋峻峰折向大海岭,越青山坳,下望日坳,往东南延伸为桃花冲,〔即绿竹、华严等各庵依地势高低列置在其间的那个山冲。〕又往南延伸到江边,便是雁塔山,它与石鼓山夹峙在蒸江的左右两边。
衡州府城的山脉,南边从回雁峰开始,北边到石鼓山结束,它大概从邵阳县、常宁县之间曲折连绵而来,东南以湘江为界,西北以蒸江为界,南岳的峋峻等山峰,是它的尾部曲折环绕的山脉,与它不是共同贯通的一条。徐灵期说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峰为首,岳麓山为尾,这样便将回雁峰视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这大概是因为没有从孟公坳走过,不知道衡山起自于双髻峰的缘故。至于岳麓等广阔无边的各处山峰,因为是衡山支脉的末尾,固然延伸得很远了。
初二日早晨起来,想进城去,并游览城南的花药山,因为雨势不止,便返回天母庵。此庵在修竹丛中,对着庵门有一棵高大的松树,庵外层层山冈曲折环绕,翠竹绿树丛生繁茂,这一切都近在窗户门槛之下。庵前的池塘中浸染着绿色,仰看是青翠的山色,俯视是枝叶花草倒映在水波中的痕印;庵后山坡上一片缨红,桃花争相吐艳。〔这地方原名桃花冲。〕风雨中忽然春光如此惹人,而我沾带泥浆的足迹还未能遍游周围地方,这就令我不能没有云开雾散天气放晴的期望。下午,雨下得更大,于是围着火炉煮茶喝,终日坐着不动。
初三日天气很寒冷,地上泥泞并且天阴,顾仆又发病,于是仍旧围着火炉坐在庵中,写作《上封寺募文》。半夜时风声又起,到天亮雨仍未停止。
初四日天下着雨,围着火炉坐在庵中,为完初上人写作《白石山精舍引》。
初五日天气严寒,天空中酝酿着一场雨。叫顾仆到河街〔城东濒临湘江的一条街道,是店铺集中的地方。〕寻找去永州府的船只,我围坐在火炉旁书写《上封疏》、《精舍引》,并作了《书怀诗》呈送给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