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日 上午开霁。静闻同顾仆复往河街更定永州舡。余先循庵东桂
园。乃桂府新构〔庆桂堂地〕,为赏桂之所。〔前列丹桂三株,皆耸
参天,接荫蔽日。其北宝珠茶五株,虽不及桂之
大,亦郁森殊匹。〕又东为桃
源。〔西自华严、天母二庵来,南北俱
岗夹峙,中层叠为池,池两旁依冈分坞,皆梵
绀宇佛寺之别称,诸藩阉宦官亭榭,错
其间。〕桃
源之上即桃
冲,乃岭坳也。其南之最
新结两亭,一曰停云,又曰望江,一曰望湖,在无忧庵后修竹间。时登眺已久,乃还饭绿竹庵。复与完初再上停云,从其北逾桃
冲坳,其东冈夹成池,越池而上,即来雁塔矣。塔前为双练堂,西对石鼓,返眺蒸、湘
会,亦甚胜也。塔之南,下临湘江,有
楼可凭眺,惜已倾圮。楼之东即为耒江北
之
,时日光已晶朗,岳云江树,尽献真形。乃趣
促完初觅守塔僧,开扃开门而登塔,历五层。四眺诸峰,北惟衡岳最
,其次则西之雨母山,又次则西北之大海岭,其余皆冈陇
下,无甚峥嵘,而东南二方,固豁然无际矣。〔湘
自回雁北注城东,至石鼓合蒸,遂东转,经塔下。东合耒
北去,三
曲折,不及长江一望无尽,而纡回殊足恋也。〕眺望久之,恐静闻觅舟已还,遂归询之,则舟之行尚在二日后也。是日颇见日影山光,
更复雨。
雨母山在府城西一百里,乃回雁与衡城来脉,兹望之若四五十里外者,岂非雨母,乃伊山耶?恐伊山又无此峻耳。《志》曰:“伊山在府西三十五里,乃桓伊读书
。”而雨母则大舜巡狩所经,亦云云阜。余苦久雨,望之不胜曲
之想。
初八日 晨起雨歇,抵午有日光,遂城,经桂府前。府在城之中,圆亘城半,朱垣碧瓦,新丽殊甚。前坊标曰“夹辅亲潢”,正门曰“端礼”前峙二狮,其
纯白,云来自耒河内百里。其地初无此石,建府时忽开得二石笋,俱
丈五,莹白如一,遂以为狮云。仍
南门,一里,由回雁之麓又西一里,
药山。山不甚
,即回雁之西转回环而下府城者。诸峰如展翅舒翼,四拱成坞,寺当其中,若在围城之内,弘敞宽阔为一方之冠。盖城北之桃
冲,俱静室星联,而城南之
药山,则丛林独峙者也。寺名报恩光孝禅寺。寺后悬级直上,山
为紫云
,则
院也。其地
耸,可以四眺。还寺,遇锡僧觉空,兴
人。其来后余,而先至此。因少憩方丈,观宋徽宗弟表文。其弟法名琼俊,弃玉牒指皇权而游云
。时知府卢景魁之
移酌
寺,为琼俊所辱,卢收之狱中,潜书此表,令狱卒王祐
奏,徽宗为之斩景魁而官封官王祐。其表文与徽宗之御札如此,寺僧以为宗门一盛事。然表中称衡州为邢州,御札斩景魁,即改邢为衡,且以王祐为衡守。其说甚俚鄙俗,恐寺中
造而成,非当时之实迹也。
寺,由城西过大西门、小西门,城外俱
塘环饶,阛闠连络。共七里,东北过草桥,又二里,
绿竹庵,已薄暮矣。是日雨已霁,迨中夜,雨声复作潺潺,达旦而不止。
初五日 峭寒,酿雨。令顾仆往河街城东濒湘之街,市肆所集。觅永州船,余拥炉书《上封疏》、《舍引》,作《书怀诗》呈瑞光。
初九日 雨势不止,促静闻与顾仆移行李舟中,而余坐待庵中。将午,雨中别瑞光,过草桥,循城东过瞻岳、潇湘、柴埠三门,舟。候同舟者,因复
城,市鱼
笋米诸
。大鱼每二三月
至衡山县放
,土人俱于城东江岸以布兜围其沫,养为雨苗,以大艑贩至各省,皆其地所产也。过午
城,则舟以下客移他所矣。与顾仆携
匍匐雨中,循江而上,过铁楼及回雁峰下,泊舟已尽而竟不得舟。乃觅小舟,顺
复觅而下,得之于铁楼外,盖静闻先守视于舟,舟移既不为阻,舟泊复不为觇
n观测,听我辈之呼棹而过,杂众舟中竟不一应,遂
初三日 寒甚,而地泞天,顾仆病作,仍拥炉庵中,作《上封寺募文》。中夜风声复作,达旦仍(未)止雨。
光忽逗,而泥屐未周,不能无开云之望。下午,滂沱弥甚,乃拥炉瀹yuè煮茗,兀坐竟日。
初四日 雨,拥炉庵中,作完初上人《白石山舍引》。
初六日 雨止,泞甚。城拜乡人金祥甫,因
河街。抵暮返,雨复霏霏。金乃江城金斗垣
,随桂府分封至此。其弟以荆溪壶开肆东华门府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