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楚游徐霞客游记记二(6/6)

汇合在县城东边,从城南向西流去。这天一路上天气都很晴朗,到长春铺时阴云又笼罩了天空。抵达枚县县城时才过中午,因没有等到船只,便投宿在学门前。〔也是南门。〕

十九日早餐后,阴霆不散。从牧县西门折往北,便朝西北登上倾斜不平的山坡。走十里,到水涧桥,有条小水自北往南流。越过桥往西走,接连上了两座山岭,西面的山岭叫黄山。下了岭共走五里,为黄山桥,有条水也是自北往南流,那水大于水洞桥下的那条,山间平坦的坝子也十分开阔。往西从平坦的田野间走三里,上了牛头山。又从山上行两里,叫长冈冲,走下岭为清江桥。桥东边红色的崖壁如同回旋伸展的鸟翅,山涧水从北边流来,与黄山桥下的那条一样大。桥西一片平坦,大小也如同黄山桥的平洋,只是四周都是山,不像黄山洋南北一望无际。宽阔的平地满布田块,村落相望,地名叫漠田。又走五里,往西进入山峡,已经是衡山县界、界北面的众山中都出产煤,枚县人用煤不用柴,乡村中的人争相运煤到市场中去卖,运煤的人流不绝于路。进了山,沿一条小溪往西向上走,道路分为两条:往西北的是进山向衡山县城去的小路,往西南的是到太平寺等处搭乘船只的路。我们从分路处沿着往西南去的那条走,五里为荷叶塘。越过盼儿岭,走五里到龙王桥。桥下的水从北面的小源岭流来,向南而去,村中的居民姓萧,也是一个大家族。向北望去,二十里外,小源岭上面,有座高山如一道屏障横列着,名叫大岭山,它是北通湘潭县的路。跨过龙王桥,往西南行三里,登上长岭。又往西下到一个山坞中,走三里,上了叶公坳。又走四里,下了太平寺岭,大江就在岭下。江对岸就是芒洲,从牧县县城东面过来到芒洲有四十五里路程。这天上长岭时,太阳隐隐露了下脸,半夜雨声滴沥,到天亮停止。

二十日头天晚上因为在太平寺旁边的江岸上等候船只,便睡在一只停泊的船中。半夜时见到东西两面山上,火光闪烁,如同将灯悬挂在百尺高的楼上,火焰映射天空,开始时我怀疑是月亮升上天空、太阳坠下山去的那种景象。随后才知道是夜间的山火。睡下后,听到雨声滴沥,直到天亮才停止。上午找到船只,于是乘船顺流往西北向山峡间行。二十五里,到大鹅滩。又行十五里,过了下埠,下回乡滩,这滩很险。过此处后山才分隔开,江流便向西流去。行二十五里,往北驶下横道滩,又行十五里,傍晚时投宿在杨子坪的村民家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