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江右游徐霞客游记记二(2/4)

久之,觅路返,忽见峡北之,有石如凿级自峡中直上者,因详视峡南石上,亦复有级如之,始知其路不从脊而从峡也。盖其寨为昔人盘踞之,故梯险凿空,今路为草没,而石迹未泐lè裂开。遂循级北下峡中,复自峡攀级北上,一里,复东登再,极其东南,则恍与接引比肩,朝帽觌相见面矣。惟朝帽东离立之石,自隐不见,而朝帽则四面孤悬,必无可登。而接引之界于其中者,已立悬脊之上,两旁俱轰石错块,不特不仅仅是下不能上,即上亦不能下。其北下之谷即棋盘,其南下之谷即朝帽南来之脉所环而成者,亦不知其从何而。此南外谷之第三层也。

译文

谷中,三面回环如玦jué环形古玉,一面有开,惟北面正对峰、双剑,〕其西有隙可通,然掩映不见所从。此南外谷之第一层也。

二十一日早晨起来,天冷得很,雨气渐渐散开,众峰都来,只有寺东南的最还有云气。和贯心吃完早餐,便走方丈正厅堂,指胜景。正南面周围山峰的为寨,它又有石如同鹦鹉嘴,所以又叫鹦嘴峰,如今又称为老人峰。峰上特冒一个圆,从下面望上去,像个面朝南面的老和尚,装装真,取名为“老人”的原因就在于此。上到振衣台平视,那山峰逐渐分成两个;从双剑峰向下窥视,则那圆宛若一片叶连着。寨向北延伸下去的山脊,第一个耸起的山峰为罗汉峰,第二个耸起的山峰为鹦哥峰,第三个耸起的山峰为净瓶峰,它是往北延伸下去的最山脊,第四个耸起的山峰为观音峰,它也同样峻峭。这是中支,和北面的展旗峰对峙着,楠木殿建造在这山上。从南面的寨往西,最峻峭陡直的是峰、双剑峰。峰上三个相聚集的石耸起,直立在峰,它与双剑峰并列着,而的峰上有重叠的大石,如三只灵重叠,因此峰成为整座山的主名。峰下石南北裂开的形成一线天景观,而东西分开的是后就是四声谷。从谷侧呼喊一声,声音就会回响四次,这是因为峰东面的帘谷石崖曲折环绕在它上面的缘故。峰东面最的就是寨,西面最近的是峰,峰下面就是寨峰分脊的地方,而峰、双剑峰尖峭地立在上面,因为被峰所掩蔽,所以峰下那条石看上去或显或合;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屏障,有时突然分开天空,因而昨天便怀疑是一片白云。双剑峰也和峰并立着,峰下有三破裂开而上合并在一起,双剑峰上分为两支而下面相连。这两峰南面有一写着“立万初”四个大字,那是指寨而言。字迹已经剥落,据说是朱晦庵书写的。这两峰在寨往西南穿越过去的山脊的中,和东北面的香盒峰对峙着,以前的寺庙一向构筑在此。由西向北,联成一线而在左边构成一屏障的,首先是峰,它下面就

〔独西无外谷。乃绝之北,东分为围屏、城垛,西分为鹦;然其异,下仰则穹然见奇,上瞰反窅yǎo远绝难尽也。〕时日已暮,从绝四里下山。东向至双剑、叠之下,见有路可,第昏黑莫辨,亟逾岭方丈焉。

仍从崖栈西,十里,排前。五里,过状元桥北之分路亭,其南路乃由桥而至黄源窑者,从其西行十五里至留,暮涉其溪。溪西即为贵溪界,其溪自黄源来,至此大溪,而市肆俱在溪西,乃投宿焉。自排前至留,回望峰,只见朝帽峰俨若一羊角天,此西向之望也,与弋东面之望不殊纤毫,第此转见一石人亭亭在旁更为异耳。

二十二日 晨起,为贯心书《五缘诗》及《峰》五言二首、《赠别》七言一首。晨餐后,复逾振衣台,上至叠峰之下,再穿一线而东,复北过四声谷。盖四声谷之,有一隙东南向,内皆大石叠架,若累级悬梯,便成楼阁,可通西北。而其西北为,正下临方丈,平挹yì观音、净瓶、狮诸峰。遂下岭,西南循外谷。其三面环崖,回亘自天,而北与、剑二峰为对,泉从崖东飘坠,飞珠卷雪,为此中绝胜。〔盖峰峦嶂之奇,雁宕所无,但只有诎qū屈曲观耳。此谷独飞珠卷雪,在谷尤异。但其虽与泉对,而洼伏崖末为恨。顾其危崖四合,已可名,不必以一窟标举也。时朔风舞泉,游漾乘空,声影俱异。霁忽开,日采丽崖光,〕徘徊不能去离开。久之,再饭于寺,别贯心行。

循崖端再上,已而舍左从右,则见东南冈上,石涌起,有若双芝骈立,盘大小,下复并,中有穿孔,其上飞舞成形,应接不暇。又上一里,既登一,复舍右从左,穿石隙而上,转而东南行,其更穹然也。其北复另起一,两夹而成峡,东南始于过脊,西北溢于帘,山遂剖为两界,而过脊之度其东南者,一石如梁,横两之间,梁尽而轰崖削起,决无登理。踞脊上回瞰南谷,崩隤直下,不见其底,但见东西对崖,悬岚倒翠,不知从何而。此南外谷之第二层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