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太阳仍高悬在天空,但因为担夫家离此地近,想回家住宿,便借口说马岭没有住宿的旅店,所以就停在祠堂中。这天仅走了三十五里,然而所游览的两个洞,都是在无意中发现的,岂不幸运!这天夜晚风吼云集,直到天亮才停止。
初五日鸡叫第二遍时叫憧仆起床烧火做饭。饭做熟时回家住宿的挑夫来到,但准备长途跟随我的担夫王二已经逃走了。饭后又辗转雇了一个担夫,许久后才出发。向南两里,上了马岭,大约一里左右到达马岭顶上。马岭以北隶属新城县,水也流往新城县。马岭以南却隶属于潜县,县城在岭西北五十里,水经应诸埠流到分水县。下了马岭,往南走两里为内褚村坞,又过一里为外褚村坞,从此处往南,家家户户以种植构树造纸为业。顺山坞向西南走七里,跨过兑口桥,路便分为南北两条,北边那条到于潜县城约有四十里,往南的到应诸埠有十八里。兑口桥下的水从北面于潜县流来,马岭的水从东边流来,汇合后向南流去,路也顺河延伸。走了八里,越过板桥。桥下的水从西面山坞中流来,与前面所傍的水流交汇,溯水向西走,道路能够通到于潜县和昌化县。又向南走五里为保安坪。又行一里为玉涧桥,〔桥很新很整洁,房舍集市也繁盛。此处又叫排石。〕山势到这里才大为开阔。又向东走两里,在唐家拱停留。唐家拱在应诸埠北面两里处,原本没有集市店铺,因担夫认为从应诸埠下桐庐县的船,一定要往北绕经过这里,所以就停在溪岸。过了许久,找到一只到桐庐县的船。应诸埠是于潜县的南界,溪南面就隶属分水县,于潜县的水往北流经玉涧桥,昌化县的水从西面麻汉埠流来,都在应诸埠汇合,因而水势才大起来。只是玉涧桥以上,已经不能行船,而麻汉埠以上,小船可直达昌化县城,于潜县来的水流显然不如昌化县的大。当时已是中午,因为无店铺买米,想去应埠买,但船不愿等待,于是只好随船走。上船向东南行十里,就是分水县。县城位于溪流西岸。分水县原本只有一股水向东南流去,县城以西虽然山势开阔,但只有陆路,走八十里到淳安县。我开初想从陆路走,因为姓王的奴仆逃去,从陆路不方便,所以仍然走水路,反过来向东南方向走。离开分水县城往东南二十里为头铺。又行十里为焦山,房舍集市较为繁盛。这时已到傍晚,因为不能下船买米,便借了同船人的余米做饭吃。夜色中船夫顺流荡桨,行五十里到达旧县,已是半夜了。
初六日鸡叫第二遍时开船,天明时驶出浙江,已到达桐庐城下了。我叫憧仆下船去买了些米。仍旧搭乘那只船,航行十五里到滩上。上百艘米船都停泊在此处,等着分载转运,子是我们的船停泊下来。我赶忙找饭吃,饭后另外找到一船,便换乘此船而行,这时已是上午。又行了两里,经过清私口;又行三里,进入七里笼。东北风很便利航行,我偶尔打一会磕睡,船就已经过了严矶。四十里后到乌石关。又行十里,停下来住宿在严州府东关的旅店中。初七日大雾迷漫,咫尺不辨,船夫吃了饭后开船,到上午雾气又散开。行七十里,到达香头时已是傍晚。〔香头是山北面的一个大村落,村内张、叶等姓人中,做官的很多。〕月明风顺,又行了二十里,停泊在兰溪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