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三(3/10)

与肃俱出,肃 执芳手曰:“吾少来留意《三礼》,在南诸儒,亟共讨论,皆谓此义如吾向言,今 闻往释,顿祛平生之惑。”芳理义精通,类皆如是。

高祖迁洛,路由朝歌,见殷比干墓,怆然悼怀,为文以吊之。芳为注解,表上 之。诏曰:“览卿注,殊为富博。但文非屈宋,理惭张贾。既有雅致,便可付之集 书。”诏以芳经学精洽,超迁国子祭酒。以母忧去官。高祖南征宛邓,起为辅国将 军、太尉长史,从太尉、咸阳王禧攻南阳。萧鸾将裴叔业入寇徐州,疆场之民颇怀 去就,高祖忧之,以芳为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徐州大中正,行徐州事。后兼侍中, 从征马圈。高祖崩于行宫。及世宗即位,芳手加衮冕。高祖自袭敛暨于启祖、山陵、 练除,始末丧事,皆芳撰定。咸阳王禧等奉申遗旨,令芳入授世宗经。及南徐州刺 史沈陵外叛,徐州大水,遣芳抚慰赈恤之。寻正侍中,祭酒、中正并如故。

芳表曰:“夫为国家者,罔不崇儒尊道,学校为先。诚复政有质文,兹范不易, 谅由万端资始,众务禀法故也。唐虞已往,典籍无据;隆周以降,任居虎门。《周 礼-大司乐》云:‘师氏,掌以裎②王。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之事,以 教国子弟。’蔡氏《劝学篇》云:‘周之师氏,居虎门左,敷陈六艺,以教国子。’ 今之祭酒,即周师氏。《洛阳记》:国子学宫与天子宫对,太学在开阳门外。案 《学记》云:‘古之王者,建国亲民,教学为先。’郑氏注云:‘内则设师保以教, 使国子学焉;外则有太学、庠序之官。’由斯而言,国学在内,太学在外,明矣。 案如《洛阳记》,犹有仿像。臣愚谓:今既徙县崧瀍,皇居伊洛,宫阙府寺,佥复 故趾,至于国学,岂可舛替?校量旧事,应在宫门之左。至如太学,基所炳在,仍 旧营构。又云:太和二十年,发敕立四门博士,于四门置学。臣案:自周已上,学 惟以二,或尚西,或尚东,或贵在国,或贵在郊。爰暨周室,学盖有六。师氏居内, 太学在国,四小在郊。《礼记》云周人‘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礼》 又云:‘天子设四学,当入学而太子齿。’注云:‘四学,周四郊之虞庠也。’案 《大戴-保傅篇》云:‘帝入东学,尚亲而贵仁;帝入南学,尚齿而贵信;帝入西 学,尚贤而贵德;帝入北学,尚贵而尊爵;帝入太学,承师而问道。’周之五学, 于此弥彰。案郑注《学记》,周则六学。所以然者,注云:‘内则设师保以教,使 国子学焉;外则有太学、庠序之官。’此其证也。汉魏已降,无复四郊。谨寻先旨, 宜在四门。案王肃注云:‘天子四郊有学,去王都五十里。’考之郑氏,不云远近。 今太学故坊,基趾宽旷,四郊别置,相去辽阔,检督难周。计太学坊并作四门,犹 为太广。以臣愚量,同处无嫌。且今时制置,多循中代,未审四学应从古不?求集 名儒礼官,议其定所。”从之。

迁中书令,祭酒如故。出除安东将军、青州刺史。为政儒缓,不能禁止奸盗, 廉清寡欲,无犯公私。还朝,议定律令。芳斟酌古今,为大议之主,其中损益,多 芳意也。世宗以朝仪多阙,其一切诸议,悉委芳修正。于是朝廷吉凶大事皆就谘访 焉。转太常卿。芳以所置五郊及日月之位,去城里数,于礼有违,又灵星、周公之 祀,不应隶太常,乃上疏曰:

臣闻国之大事,莫先郊祀,郊祀之本,实在审位。是以列圣格言,彪炳绵籍; 先儒正论,昭著经史。臣学谢全经,业乖通古,岂可轻荐瞽言,妄陈管说。窃见所 置坛祠远近之宜,考之典制,或未允衷,既曰职司,请陈肤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