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六(3/5)

封先代之胤, 且敦学校之风,征召英贤,文武毕集。于时周氏朝政移于宰臣,主将相猜,不无危 殆。乃眷关右,实怀兼并之志,经谋宏远,实当代之明主,而降年不永,其故何哉? 岂幽显之间,实有报复,将齐之基宇止在于斯,帝欲大之,天不许也?

译文

孝昭皇帝高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文宣皇帝的同母弟弟。小时候才智超群,很早就有能成大事的器量,武明皇太后早就宠爱看重他。魏国元象元年,封为常山郡公。等到文襄帝执掌国政,派遣中书侍郎李同轨到霸府作弟弟们的老师。皇帝阅读图书,弄清它的本旨而不喜欢辞采。常常感叹说:“虽然盟津的军队,左边的马震动而不致挫败。”认为能够做到。于是专心阅读《漠书》,读到《李陵传》,一直赞赏他的行为。聪明过人,和他交游过的人,一旦知道了他们祖辈的名讳,终身不再不慎冒犯。李同轨病死,又命令开府长流参军刁柔代替他,刁柔性格严厉偏狭,不适合诱导训诲人,中途被遣送出来。皇帝送他出门,表情悲伤,流下了眼泪,旁边的人没有不叹息的。他敬重学业重视旧交就像这样。

天保初年,晋升爵位为王。天保五年,授任并省尚书令。皇帝善于决断,擅长文辞义理,省内的人害怕并服从他。天保七年,跟随文宣帝返回邺城。文宣帝认为尚书上奏政事,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命令皇帝和朝中大臣先讨论确定是非,然后陈述奏上。皇帝擅长执政的方法,分析判断都合乎道理,文宣帝赞叹器重他。天保八年,转任司空、录尚书事。天保九年,授任大司马,仍任绿尚书。

当时文宣帝沉溺于游乐宴饮,皇帝忧伤气愤流露在表情上,文宣帝觉察到,对皇帝说:“祇要让你在,我为什么不放纵行乐?”皇帝祇是哭泣拜倒在地上,始终不说话。文宣帝也十分悲伤,把酒杯推到地下说:“你以此嫌我,从今以后敢送酒来的人,斩了他!”于是取来所用的酒杯全都砸坏丢弃。后来更加沉湎于游乐宴饮,有时到各皇亲国戚家比武搏击,不分贵贱。衹是常山王一到,裹裹外外都静了下来。皇帝又秘密撰写条例,将要进谏,他的朋友王晞认为不可。皇帝没有听从,藉机会竭力劝说,于是文宣帝大怒。顺成后本来是魏朝宗室,文宣帝想要皇帝离开她,私下为皇帝广泛寻求美好的女子,希望转移他对顺成后的宠爱。皇帝虽然接受旨意接纳,但和顺成后的情意更加深厚。皇帝的性格十分严厉,尚书郎中分析判断有失误,就加以鞭打,令史干了不法的事,就刑讯追究。文宣帝就让皇帝站在面前,用刀头上的环抵住皇帝的肋部。召来被皇帝惩罚的人,用刀子逼着,要求说出皇帝的不是,全都没什么可说的,才被放了出来。从此不许鞭打郎中。后来文宣帝赐给皇帝魏时的宫女,醒来后忘了遣事,说是皇帝擅自带走的,于是用刀头上的环乱打一气,因此受伤。皇太后日夜哭泣,文宣帝不知怎么办才好。在造之前囚禁了皇帝的朋友王晞,就放了他,让他侍奉皇帝皇帝一个多月渐渐康复,不敢再进谏。

等到文宣帝去世,皇帝住在宫中料理丧事,幼主登帝位,于是进入朝见的班列。授任太傅、录尚书,朝中政事都由孝昭帝决断,一个多月后,就住到藩王的住宅,从此皇帝的韶书命令大多和孝昭帝没有关系。客人有的对孝昭帝说:“惊鸟舍弃了窝,一定有被掏乌蛋的灾祸,今天的地方,怎么应该屡屡出去。”干明元年,跟随废帝到邺城,住在领军府。当时杨情、燕子献、可朱浑天和、宋钦道、郑子默等人因孝昭帝威望已经很高,心裹害怕权力受到威胁,请求任命孝昭帝为太师、司州牧、绿尚书事;长广王高湛为大司马、绿并省尚书事,解除京畿大都督。孝昭帝当时因是皇帝地位尊贵的亲属而被猜疑排斥,于是和长广王相约打猎,在野地裹设下计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