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接受。
当时袁粲与齐高帝、褚彦回、刘彦节轮流入朝值班,平均地决断各种国家事务。袁粲沉默寡言,不肯担当大事,主书常常前往请示工作,他有时便高咏诗歌来作回答。有时打定了一个主意,则众人都不能改变。他平素很少和人往来,门上没有闲杂宾客,闲居高卧,一无所接。谈话的文士,所见到的不过一两个人。顺帝即位,调任中书监,司徒、侍中职位依旧。
齐高帝已经住在东府,所以让袁粲镇守石头城。袁粲平素清静退让,每当有朝庭任命,都是迫不得已,然后才去就职。等诏令让他转移石头城,当即就顺承了圣旨。有和他打交道的人懂得望气,对袁粲说:“石头城的气很不吉祥,前往必定会有祸患。”袁粲并不回答。又配给他油络通阛车,可以带卫士五十人入殿。
当时齐高帝正在准备改朝,袁粲自以为身受宋朝皇帝顾托,不愿意侍奉二姓皇帝,秘密地别有图谋。刘彦节是宋氏宗室、前湘州刺史王蕴是太后哥哥的儿子,平素喜欢武事,都担忧会不被齐高帝所宽容,都与袁粲结合起来,军队将帅黄回、任候伯、孙昙馞、王宜兴、彭文之、卜伯兴等都与袁粲结合。升明元年(477),荆州刺史沈攸之起兵反叛,齐高帝亲自去找袁粲,袁粲声称有病不见。袁粲宗族的人袁达认为不应该表示出意见不同。袁粲说:“他如果强拉我入阁,便没有话拒绝,一旦这样,就无法再退出了。”当时齐高帝把军队屯驻在朝堂,刘彦节的堂弟领军将军刘韫进入门下省值勤,卜伯兴为直阁,黄回诸将都率军前往新亭。袁粲打算到时候假借太后的命令,让刘韫、卜伯兴率领宿卫兵在朝堂攻击齐高帝,黄回率领军队前来接应,刘彦节、任候伯等都去石头城。事情泄露。在这以前,齐高帝派遣将领薛深、苏烈、王天生等领兵守卫石头城,说是来帮助袁粲,实际上是防御他。又让心腹王敬则为直阁,与卜伯兴共同总领禁兵。王蕴听说刘彦节已经开往石头城,叹息说:“今年的事情要失败了。”于是只好窘迫地率领部下赶往石头城,薛深等人在城门上向他们射箭。王蕴认为袁粲已经失败,于是便分散逃走。齐高帝把消息告诉了王敬则,王敬则杀死了刘韫和卜伯兴,又派军主戴僧静开往石头城帮助薛深从仓门进入。当时袁粲与刘彦节等列兵登东门,戴僧静分兵进攻府西门,刘彦节与儿子从城墙上跳了出去。袁粲回来坐下,点燃蜡烛照着自己,对他的儿子袁最说:“本来就知道一根木头不能阻止大厦的崩溃,只是因为名义而到这一地步。”戴僧静挺身暗自前往,挥刀直前要把他杀死。他儿子袁最觉得情况异常,大声叫喊抱着父亲乞求让自己先死,兵士们无不落下眼泪。袁粲说:“我不失为忠臣,你不失为孝子。”便求拿笔来写道:“臣效忠大宋,计策声名都已完毕,现在就魂归于坟墓,永远地安葬在山丘。”戴僧静于是把他们一并杀死。
起初,袁粲在大明年间(457~464)与萧惠开、周朗同车行走,遇到一条方形大船开动而把车停下,萧惠开自己照镜子说:“不用一两年就可以做官。”周朗拿着镜子过了好久说:“视死如归。”袁粲最后说:“应当是位至三公而不能到头。”到现在都正如所说的那样。
袁最字文高,当时年龄十七岁,既然父子都死了,左右的人也都分散了,任候伯等人那天夜里都从新亭赶赴石头城,后来都被处死。
袁粲的小儿子才几岁,乳母抱着他投到了袁粲的门生狄灵庆那里。狄灵庆说:“我听说交出这孩子的有厚赏,现在袁氏已经被灭,你藏他是为了谁呢?”于是抱着他出去告发。乳母大哭呼天说:“袁公以前对你有恩,所以冒险送到你这里来,怎么却要杀死郎君来求小利。如果天地鬼神有知,我将见到你家门破灭。”这孩子死后,狄灵庆常常看见这孩子骑着个多毛狗像平常一样玩游戏,经过了一年多,在斗场忽然看见有一只狗跑到他家,在庭院里遇到了狄灵庆把他咬死了,不久,他的妻子孩子都死去了。这条狗就是袁郎经常骑的那一只。
齐朝永明元年(483),武帝下诏说:“袁粲、刘彦节都在前朝共同辅助宋皇室,沈攸之在景和年间也特别有此心,虽然最后气节不终,而开始的忠诚值得记载。岁月越来越久,应该加以优待。”于是下令都给予改葬。
袁粲的手下官员莫嗣祖,袁粲经常加以委托信任,与刘彦节等人共同密谋。到现在齐武帝问他说:“你知道袁粲谋划叛乱,为什么不报告?”莫嗣祖说:“小人没有见识,却蒙受了袁公的厚恩,实在不能辜负了他,今日被处死也心甘。长官如果赏赐我性命,也不忍心背弃袁粲而独自生存。”戴僧静劝武帝杀掉他。武帝说:“他们是各为其主。”于是赦免了他,任用他做内阁中的办事官员。历朝都对他加以奖赏。梁朝的豫章王正值新出京任职,按皇帝的意旨聘用莫嗣祖为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