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在座,流着眼泪起身出去了。他很早就以操行高尚被赏识,宋孝武帝即位,渐渐升为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侍中。孝建元年(454),文帝去世的纪念日,群臣都在中兴寺八关斋,吃过中饭,袁愍孙另外与黄门郎张淹又去吃鱼和肉。尚书令何尚之一向守法谨严,秘密地告诉了孝武帝,孝武帝让御史中丞王谦之上表弹劾,两人都被免官。
大明元年(457),重新做了侍中,兼射声校尉,封为兴平县子。三年,因为受了山阴人丁承文的贿赂,把他举为会稽郡孝廉,而被免官。五年,封为左卫将军,担任给事中。七年,转为吏部尚书,左卫将军依旧。这一年,皇太子加冠,皇上到东宫赴宴,与颜师伯、柳元景、沈庆之等一齐掷色子,袁愍孙劝颜师伯饮酒,颜师伯不饮,袁愍孙于是侮辱他说:“不能和佞人周旋。”颜师伯被皇上所宠爱,皇上常常讨厌袁愍孙以寒素出身而欺凌他,因此发怒说:“袁濯的儿子要不是遇上朕,连员外郎也当不上,却敢以寒士来傲视别人!”要亲手把他杀死,命令把他拉下宴席。袁愍孙脸色不变,沈、柳一同起身劝阻,过了好久才平静下来。结果让他出京去当海陵太守。
废帝即位,袁愍孙在郡上,梦见太阳落在了他胸上,很吃惊。不久被征调管理机密,历任吏部尚书、侍中、骁卫将军。袁愍孙严格遵守礼仪规范,废帝让他赤裸着身体,迫使他走路,袁愍孙像平常那样迈着文雅的步子,回过头来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明帝泰始元年(465),他担任司徒左长史、南东海太守。
袁愍孙清高严谨很有风节,自视甚高,曾经著有《妙德先生传》,接续在嵇康的《高士传》后面来自比,说:“有一个妙德先生,是陈国人。气概志向深邃博大,姿态神情清澈照人,性格孝敬,行为温顺,生活素淡,家业简朴,有虞舜的遗风。先生自幼年起平时多病,性格懒惰,无所经营;然而对于九流百家的言论,雕龙谈天的艺术,都基本懂得它们的大致,却不以此成名。家中贫寒,出来做官不是他的爱好。遮掩他的声迹,隐藏他的用心,席门常常关闭,家园刚刚可通。即使是扬雄的寂寞,严光的沉隐,也不超过这里。修道遂心,终于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又曾经对和打交道的人说:“从前有一个国家,国中有一片水叫做狂泉,国人喝了这里的水无不发狂,只有国君打有一口井,从里面打水喝,独自能够无事。国人既然都发了狂,反而说国主的不狂为狂,于是相聚在一起谋划共同捉住国主,治疗他的狂病。火艾针药,无不使用,国主受不了那些痛苦,于是到了泉水那里去舀水喝,喝罢便狂了,君臣大小其狂如一,众人才高兴了。我既然不狂,难以独自支持,近来也想试着去喝这种泉水了。”
他幼年羡慕荀奉倩的为人,孝武帝时请求改名为袁粲,没有获准许,到了明帝登基,才请求改成了袁粲,字景倩。他的外孙王筠又说:“明帝有很多忌讳,反语袁愍为‘殒门’,明帝很厌恶,便命令他改掉。”泰始二年,调任领军将军,卫士三十人可以进入六门。当年,调为中书令,兼太子詹事。三年,转为尚书仆射,不久兼掌吏部。五年,担任中书令,又兼丹阳尹。
袁粲自负才能,意气很盛,爱好虚远,虽然职位隆重,却不把政务放在心里。他独自在园林中散步,吟诗饮酒。自得安闲。他的家靠近城边,常常扶着手杖逍遥行走,当他高兴的时候,就悠然忘记回返。郡南有一家有很多竹子和石头,袁粲便随意地步行前往,也不通告主人,径直走到竹子那里去,啸咏自得。主人出来,说笑诚恳。不大一会儿,车骑仪仗一齐到了门前,才知道是袁尹。又曾经步行在种有白杨树的郊野当中,路上遇到了一个士大夫,便叫住和他一起尽情饮酒,第二天这个人认为是被赏识,便到他的门上去请求提升。袁粲说:“昨天饮酒没有伙伴,不过是姑且相邀罢了。”结果没有与他相见。他曾经作了一首五言诗,说“访迹虽中宇,循寄乃沧洲”大概这就是他的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