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九(8/10)

河东。魏帝加封宇文泰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依照规矩加以封拜,使持节照旧。

这时魏帝正打算攻打北齐神武帝,便又派人来要求发兵。宇文泰便命令前秦州刺史骆超为大都督,率领轻骑兵一千人前往洛阳。魏帝又加封宇文泰为尚书左仆射、关西大行台,其余官衔如故。宇文泰便传檄文到各方镇,历数齐神武高欢之罪。

宇文泰对大家说“:高欢虽智谋不足而奸诈有余,如今他声言西征,其实意在进入洛阳。我要让寇洛带一万多名马步兵从泾州向东,王罴带领军队一万,先占领华州。高欢如果西来,王罴足以和他对抗;如果他敢于进犯洛阳,寇洛立即出兵袭击汾州和晋州。我立即领兵直到京城,让高欢进有内顾之忧,退有被蹑制的顾虑,大事一举可定,这是上策。”众人都认为很好。

七月,宇文泰带领军队从高平出发,他的前军已经到达弘农。这时,高欢的部队逼近京都洛阳。魏武帝亲自统率六军屯守河桥,命令左卫元斌之、领军斛斯椿镇守武牢关。宇文泰对旁边的人说:“高欢几天之内行军八九百里,这是通晓兵法的人所忌讳的事,正应该乘机袭击他。而皇上是万乘之尊,不能渡河决战,正在沿岸防守。黄河长达万里,防御困难,只要有一处渡过,就大势已去。”他当即让大都督赵贵作为别道行台,从蒲坂渡河,直攻并州;派遣大都督李贤领精锐骑兵一千奔赴洛阳。可是,由于元斌之和斛斯椿争权夺利,防守不严,魏武帝只得轻骑入关。宇文泰安排仪仗队和卫队前来迎接,在东阳驿拜见魏孝武帝,并脱下帽子流着泪向魏帝谢罪。

于是,宇文泰奉魏帝定都长安,开辟荒地,建立朝廷。从此,军队和国家要务,都由宇文泰作决定。仍加封宇文泰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晋封为略阳郡公,又另设立两位尚书,随时处置有关事务,除去尚书仆射官职,其余照旧。起初,魏孝武帝在洛阳时,已经答应把冯翊长公主嫁给宇文泰,但还未成亲而魏帝西迁长安。到这时下诏成亲,宇文泰被封为驸马都尉。

八月,齐神武帝攻克潼关,入侵华阴。宇文泰领着众军驻守霸上严阵以待。但高欢只是留下部将薛瑾防守潼关,带军队退回洛阳。宇文泰便进军潼关,斩了薛瑾,俘虏了士兵七千人。回兵长安时,他被封为丞相。

十一月,派仪同李虎和李弼、赵贵等讨伐曹泥,攻打灵州,李虎引黄河水灌城。第二年,曹泥投降,所有豪门首领被迁徙到咸阳。

闰十二月,魏孝武帝驾崩。宇文泰和众大臣议定,立魏南阳王宝炬为皇帝,称文帝。

大统元年(535)正月初二,魏文帝晋升宇文泰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改封安定郡王。宇文泰坚决辞去王爵和录尚书事,魏文帝答应了,便改封他为安定郡公。当东魏将领司马子如进犯潼关时,宇文泰领兵屯守霸上。司马子如回军从蒲津进攻华州,被刺史王罴打退。

三月,宇文泰让有关部门制定二十四条新规定,上奏皇帝并实行。

二年(536)五月,秦州刺史、建忠王万俟普拨带领本部人马投往东魏,宇文泰以轻骑追赶,一直追过黄河北面一千多里远,因未能赶上而回。

三年(537)正月,东魏进犯龙门,屯兵在蒲坂,建造三座浮桥渡河。又派将军窦泰往潼关,高昂围洛州。宇文泰出军广阳,他召集众将说:“敌人从三个方向牵制我军,又建造桥梁,显示一定要渡河,目的是拖住我军,让窦泰得以顺利西进。况且高欢起兵以来,窦泰每次都当先锋,部下大多是精兵,屡次获胜必定骄傲。如今突袭就一定能打败他,打败窦泰,那么高欢就会不战而退了。”众将都说“:敌人就在近处,舍近而袭远,如果有失误,就后悔不及了。”宇文泰说:“高欢前次再攻潼关时,我军不过在霸上防御。如今他大军前来,一定认为我们也只是防守而已。他又正是得意的时候,有轻视我们的想法,乘此机会出兵,有什么攻不下的?敌人虽然在造桥,却未能立即渡河。在五天时间里,我一定能战胜窦泰。”十三日,宇文泰回军长安,声称将出兵陇右。十四日,谒见魏文帝后立即暗地把军队带到小关。窦泰突然听说西魏军队到达,还没来得及列阵,宇文泰便带兵猛攻,把窦泰的军队全部俘虏,斩了窦泰,将首级传到长安。高昂听到消息,便烧掉辎重物品慌忙撤退。高欢也撤下浮桥退军。宇文泰这才回军长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