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六十九(2/7)

然自典午覆败,中原版,戎狄华,衣冠迁徙,南北分裂,人多侨。圣朝 一平区宇,尚复因循,版图则张,闾井未设,士居乡士,百无一二,累缘官族,所 在耕筑,地望系之数百年之外,而皆东西南北之人焉。今依古制乡举里选,犹 恐取士之未尽也,请兼广学校,以弘训诱。今京有太学,州县有小学,兵革一动, 生徒离,儒臣师氏,禄廪无向。贡士不称行实,胄何尝讲习,独礼每岁擢甲 乙之第,谓弘奖擢,不其谬欤?祗足长浮薄之风,启侥幸之路矣。其国博士等, 望加员数,厚其禄秩,选通儒硕生,间居其职。十大郡,量置太学馆,令博士 外,兼领郡官,召置生徒。依乎故事,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寓者庠序推焉。朝 而行之,夕见其利。如此则青青不复兴刺,扰扰由其归本矣。人之始,王化之先, 不是过也。

李暠等议与绾协,文多不载。宰臣等奏以举人旧业已成,难于速改,其今岁举 人,望且许应旧举,来岁奉诏,仍敕礼条例奏闻。代宗以废士科问翰林学 士,对曰:“士行来已久,遽废之,恐失人业。”乃诏孝廉与旧举兼行。绾又奏 岁贡孝悌力田及童科等,其孝悌力田,宜有实状,童越众,不在常科,同之岁 贡,恐长侥幸之路。诏停之。再迁吏侍郎,历典举选,,以公平称。

绾有宿痼疾,居职旬日,中风,优诏令就中书省摄养,每引见延英殿,特许扶 。时厘革旧弊,唯绾是瞻,恩遇莫二。绾累抗疏辞位,频诏敦勉不许。及绾疾亟, 上日发中使就第存问,尚书御医,旦夕在侧,上闻其有间,喜见容。数日而薨, 中使在门,驰奏于上,代宗震悼久之,辍朝三日。诏曰:

王者之于大臣也,存则寄其腹心,均于肢,参于军国之重,叙以之和; 殁则诔其事功,加之命数,告于宗庙之祭,襚以绂冕之章,则九原可归,百辟知劝。 故朝议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上国、赐紫金鱼袋杨绾,合元和,齐律度,匡雅俗,重宗彝。宽柔敬恭, 协于九德;文行忠信,弘于四教。内无耳目之役,以孝悌传于家;外无车服之容, 以贞实形于代。西掖专宥密之地,南领选举之源。以儒术首于国庠,以礼度掌于 庙,简廉其质,条职同休。顷以任非其才,毒于政,爰登清净之辅,庶谐至理 之期。风既穆于朝班,俭德已行于海内。虽贤人之业,冀于可久;而夫之命, 末如之何。方有凭依,遽此沦谢,屏予之叹,震悼良。所怀莫从,长想何及。况 历官有素丝之节,居家无匹帛之余,故饰以华衮,增其法赙,备膺典策,载贲朝经。 可赠司徒。

且夏有天下四百载,禹之丧而殷始兴焉;殷有天下六百祀,汤之法弃而周始 兴焉;周有天下八百年,文、武之政废而秦始并焉。观三代之选士任贤,皆考实行, 故能风化淳一,运祚长远。秦坑儒士,二代而亡。汉兴,杂三代之政,弘四科之举, 西京始振经术之学,东都终持名节之行。至有近戚窃位,臣擅权,弱主孤立,母 后专政,而社稷不陨,终彼四百,岂非兴学行、扇化于乡里哉?厥后文章弊, 尚于浮侈,取士术异,苟济一时。自魏至隋,仅四百载,三光分景,九州阻域,窃 号僭位,德义不修,是以孙速颠,享国咸促。国家革魏、晋、梁、隋之弊,承夏、 殷、周、汉之业,四隩既宅,九州攸同,覆焘亭育,合德天地。安有舍皇王举士之 ,踪代取人之术?此公卿大夫之辱也。杨绾所奏,实为正论。

又诏文武百僚临于其第,遣内常侍吴承倩会吊,赠绢千匹、布三百端。上惜 之,顾谓朝臣曰:“天不使朕致太平,何夺我杨绾之速也!俯及大敛,与卿等

时元载秉政,公卿多附之,绾孤立中,清贞自守,未尝私谒。载以绾雅望素 ,外示尊重,心实疏忌。会鱼朝恩死,载以朝恩尝判国监事,尘污太学,宜得 名儒,以清其秩,乃奏为国祭酒,实以散地之。载贪冒日甚,天下清议,亦 归于绾,上知之,以载久在枢衡,未即罢遣。仍迁绾为太常卿,充礼仪使,以郊 庙礼久废,藉绾振起之也,亦以观其效用。是年三月,载伏诛,上乃拜绾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兼修国史。绾久积公辅之望,及诏, 朝野相贺。绾累表恳让,上属意稍重,绾不敢辞。

于 士乎?今取士试之小,而不以远者大者,使禄之徒,趋驰末术,是诱导之差也。 夫以蜗蚓之饵杂垂沧海,而望吞舟之鱼,不亦难乎!所以垂饵者皆小鱼,就科目 者皆小艺。四人之业,士最关于风化。近代趋仕,靡然向风,致使禄山一呼而四海 震,思明再而十年不复。向使礼让之弘,仁义之著,则忠臣孝比屋可封, 逆节不得而萌也,人心不得而摇也。

绾素以德行著闻,质贞廉,车服俭朴,居庙堂未数月,人心自化。御史中丞 崔宽,剑南西川节度使宁之弟,家富于财,有别墅在皇城之南,池馆台榭,当时第 一,宽即日潜遣毁拆。中书令郭仪在邠州行营,闻绾拜相,座内音乐减散五分之 四。京兆尹黎以承恩,每驺驭百余,亦即三日减损车骑,唯留十骑而已。其 余望风变奢从俭者,不可胜数,其镇俗移风若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