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五(6/7)

诸折中,进退无可。且长裙广袖,襜如翼如,鸣珮纡组, 锵锵弈弈,驰骤于风尘之内,出入于旌棨之间,傥马有惊逸,人从颠坠,遂使属车 之右,遗履不收,清道之傍,絓骖相续,固以受嗤行路,有损威仪。

今议者皆云秘阁有《梁武南郊图》,多有衣冠乘马者,此则近代故事,不得谓 无其文。臣案此图是后人所为,非当时所撰。且观当今有古今图画者多矣,如张僧 繇画《群公祖二疏》,而兵士有著芒屩者;阎立本画《昭君入匈奴》,而妇人有著 帷帽者。夫芒屩出于水乡,非京华所有;帷帽创于隋代,非汉宫所作。议者岂可征 此二画以为故实者乎!由斯而言,则《梁武南郊之图》,义同于此。又传称义惟因 俗,礼贵缘情。殷辂周冕,规模不一;秦冠汉珮,用舍无恆。况我国家道轶百王, 功高万古,事有不便,资于变通。其乘马衣冠,窃谓宜从省废。臣此异议,其来自 久,日不暇给,未及榷扬。今属殿下亲从齿胄,将临国学,凡有衣冠乘马,皆惮此 行,所以辄进狂言,用申鄙见。

皇太子手令付外宣行,仍编入令,以为恆式。

宴服,盖古之亵服也,今亦谓之常服。江南则以巾褐裙襦,北朝则杂以戎夷之 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

袄子,硃紫玄黄,各任所好。虽谒见君上, 出入省寺,若非元正大会,一切通用。高氏诸帝,常服绯袍。隋代帝王贵臣,多服 黄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著黄袍,出入 殿省。天子朝服亦如之,惟带加十三环以为差异,盖取于便事。其乌纱帽渐废,贵 贱通服折上巾,其制周武帝建德年所造也。晋公宇文护始命袍加下襕。及大业元年, 炀帝始制诏吏部尚书牛弘、工部尚书宇文恺、兼内史侍郎虞世基、给事郎许善心、 仪曹郎袁朗等宪章古则,创造衣冠,自天子逮于胥吏,章服皆有等差。始令五品以 上,通服硃紫。是后师旅务殷,车驾多行幸,百官行从,虽服袴

褶,而军间不 便。六年,复诏从驾涉远者,文武官等皆戎衣,贵贱异等,杂用五色。五品已上, 通著紫袍,六品已下,兼用绯绿。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皁,士卒以黄。

武德初,因隋旧制,天子宴服,亦名常服,唯以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 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四年八月敕:“三品已上,大科r绫及罗,其色紫, 饰用玉。五品已上,小科r绫及罗,其色硃,饰用金。六品已上,服丝布,杂小绫, 交梭,双紃,其色黄。六品、七品饰银。八品、九品鍮

石。流外及庶人服r、 絁、布,其色通用黄。饰用铜铁。”五品已上执象笏。三品已下前挫后直,五品已 上前挫后屈。自有唐已来,一例上圆下方,曾不分别。六品已下,执竹木为笏,上 挫下方。其折上巾,乌皮六合靴,贵贱通用。贞观四年又制,三品已上服紫,五品 已下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以青,带以鍮

石。妇人从夫色。虽 有令,仍许通著黄。五年八月敕,七品已上,服龟甲双巨十花绫,其色绿。九品已 上,服丝布及杂小绫,其色青。十一月,赐诸卫将军紫袍,锦为褾袖。八年五月, 太宗初服翼善冠,贵臣服进德冠。

龙朔二年,司礼少常伯孙茂道奏称:“旧令六品、七品着绿,八品、九品着青, 深青乱紫,非卑品所服。望请改八品、九品着碧。朝参之处,听兼服黄。”从之。 总章元年,始一切不许着黄。上元元年八月又制:“一品已下带手巾、算袋,仍佩 刀子、砺石,武官欲带者听之。文武三品已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五品服 浅绯,并金带。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 鍮石带。庶人并铜铁带。”文明元年七月甲寅诏:“旗帜皆从金色,饰之以紫,画 以杂文。八品已下旧服者,并改以碧。京文官五品已上,六品已下,七品清官,每 日入朝,常服袴褶。诸州县长官在公衙,亦准此。”景云中又制,令依上元故事, 一品已下带手巾、算袋,其刀子、砺石等许不佩。武官五品已上佩韘七事。七谓佩 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也。至开元初复罢之。则天天授二 年二月,朝集使刺史赐绣袍,各于背上绣成八字铭。长寿三年四月,敕赐岳牧金字 银字铭袍。延载元年五月,则天内出绯紫单罗铭襟背衫,赐文武三品已上。左右监 门卫将军等饰以对师子,左右卫饰以麒麟,左右武威卫饰以对虎,左右豹韬卫饰以 豹,左右鹰扬卫饰以鹰,左右玉钤卫饰以对鹘,左右金吾卫饰以对豸,诸王饰以盘 龙及鹿,宰相饰以凤池,尚书饰以对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