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五(5/7)

诸典谒, 武弁,绛公服。其斋郎,介帻,涘衣。自外品子任杂掌者,皆平巾帻,绯衫,大口 袴

。朝集从事则服之。黑介帻,簪导,深衣,青褾

、领,革带,乌皮履。 未冠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去革带。国子、太学、四门学生参见则服之。书算学 生、州县学生,则乌纱帽,白裙襦,青领。诸外官拜表受诏皆服。 本品无朝服者则 服之。

其余公事及初上,并公服。诸州大中正,进贤一梁冠,绛纱公服,若有 本品者,依本品参朝服之。诸州县佐史、乡正、里正、岳渎祝史、斋郎,并介帻, 绛涘衣。

平巾帻,绯褶,大口袴

,紫附涘,尚食局主食、典膳局主食、太官署食官 署掌膳服之。平巾绿帻,青布袴,

尚食局主膳、典膳局典食、太官署食官署供 膳服之。平巾五辫髻,青袴

褶,青耳屩,羊车小史服之。总角髻,青袴

褶, 漏刻生、漏童服之。

龙朔二年九月戊寅,司礼少常伯孙茂道奏称:“诸臣九章服,君臣冕服,章数 虽殊,饰龙名衮,尊卑相乱。望诸臣九章衣以云及麟代龙,升山为上,仍改冕。” 当时纷议不定。仪凤年,太常博士苏知机又上表,以公卿以下冕服,请别立节文。 敕下有司详议。崇文馆学士校书郎杨炯奏议曰;

古者太昊庖牺氏,仰以观象,俯以察法,造书契而文籍生。次有黄帝轩辕氏, 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垂衣裳而天下理。其后数迁五德,君非一姓。体国经野,建 邦设都,文质所以再而复,正朔所以三而改。夫改正朔者,谓夏后氏建寅,殷人建 丑,周人建子。至于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此则三王相袭之道也。夫易 服色者,谓夏后氏尚黑,殷人尚白,周人尚赤。至于山、龙、华虫、宗彝、藻、火、 粉米、黼、黻,此又百代可知之道也。谨按《虞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 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

绣。”由此言 之,则其所从来者尚矣。

夫日月星辰者,明光照下土也。山者,布散云雨,象圣王泽沾下人也。龙者, 变化无方,象圣王应机布教也。华虫者,雉也,身被五采,象圣王体兼文明也。宗 彝者,武蜼也,以刚猛制物,象圣王神武定乱也。藻者,逐水上下,象圣王随代而 应也。火者,陶冶烹饪,象圣王至德日新也。米者,人恃以生,象圣王物之所赖也。 黼能断割,象圣王临事能决也。黻者,两己相背,象君臣可否相济也。逮有周氏, 乃以日月星辰为旌旗之饰,又登龙于山,登火于宗彝,于是乎制衮冕以祀先王也。 九章者,法于阳数也。以龙为首章者,衮者卷也,龙德神异,应变潜见,表圣王深 沈远智,卷舒神化也。又制济嵋约老裙也。颊唢粢玻有耿介之志,表公有贤才, 能守耿介之节也。又制毳冕以祭四望也。四望者,岳渎之神也。武蜼者,山林所生 也,明其象也。制絺冕以祭社稷也。社稷,土谷之神也。粉米由之成也,象其功也。 又制玄冕以祭群小祀也。百神异形,难可遍拟,但取黻之相背异名也。夫以周公之 多才也,故化定制礼,功成作乐。夫以孔宣之将圣也,故行夏之时,服周之冕。先 王之法服,乃此之自出矣;天下之能事,又于是乎毕矣。

今表状“请制大明冕十二章,乘舆服之”者。谨按,日月星辰者,已施旌旗矣; 龙武山火者,又不逾于古矣。而云麟凤有四灵之名,玄龟有负图之应,云有纪官之 号,水有感德之祥,此盖别表休征,终是无逾比象。然则皇王受命,天地与兴符, 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尽南宫之粉壁,不足写其形状;罄东观之铅黄, 无以纪其名实。固不可毕陈于法服也。云也者,从龙之气也,水也者,藻之自生也, 又不假别为章目也。此盖不经之甚也。

又“济岚苏拢三公服之”者。颊撸太平之瑞也,非三公之德也。鹰鹯者, 鸷鸟也,适可以辨祥刑之职也。熊罴者,猛兽也,适可以旌武臣之力也。又称藻为 水草,无所法象,引张衡赋云“蒂倒茄于藻井,披江葩之狎猎。”谓为莲花,取 其文采者。夫茄者莲也,若以莲花代藻,变古从今,既不知草木之名,亦未达文章 之意。此又不经之甚也。

又“毳冕六章,三品服之”者。按此王者祀四望服之名也。今三品乃得同王之 毳冕,而三公不得同王之衮名。岂惟颠倒衣裳,抑亦自相矛盾。此又不经之甚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