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九(6/10)

五县。五年,割乃县置北义州。州废,以乃来属。开元二十三年,分置五 回、楼亭、板城三县。天宝元年,改为上谷郡,复隋旧名。乾元元年,复为易州。 旧领县五,户一万二千八百二十,口六万三千四百五十七。天宝领县八,户四万四 千二百三十,口二十五万八千七百七十九。今领县六。在京师东北二千三百三十四 里,至东都一千四百六十三里。

易 汉故安县,属涿郡。隋为易县

容城 汉县,属涿郡。改为乃县。武德五年,置北义州,领乃,又割幽州之固 安、归义属之。贞观元年,废北义州,三县各还本属,圣历二年,契丹入寇,固守 得全,因改名全忠县。天宝元年,改为容城

遂城 汉北新城县,属中山国。后魏改为新昌,隋末为遂城

涞水 汉乃县,属涿郡。隋属上谷郡

满城 汉北平县地,后魏置永乐县,隋不改。天宝元年,改为满城。五回开元 二十三年,剌史卢晖奏分易县置城于五回山下,因名之。二十四年,迁于五公城。 晖又奏置楼亭、板城二县。天宝后废。

瀛州上 隋河间郡。武德四年,讨平窦建德,改为瀛州,领河间、乐寿、景城、 文安、束城、丰利六县,五年,又置武垣、任丘二县。贞观元年,省丰利入文安, 省武垣入河间,割蒲州之高阳、鄚,故景州之平舒,故蠡州之博野、清苑五县来。 又以景城属沧州。景云二年,割鄚、任丘、文安、清苑四县属靺州。天宝元年,改 为河间郡。乾元元年,复为瀛州。旧领县十:河间、高阳、乐寿、博野、清苑、靺、 任丘、文安、平舒、束城。景云二年,分靺、文安、任丘、清苑置靺州。大历后, 割博野、乐寿隶深州。旧户三万五千六百五,口十六万四千。天宝领县六,户九万 八千一十八,口六十六万三千一百七十一。今领县五。在京师东北二千二百里,至 东都一千三百二里。

河间 汉州乡县地,属涿郡。隋为河间县

高阳 汉县,属涿郡。隋旧。武德四年,于县置蒲州,领高阳、博野、清苑三 县,属蠡州。八年,二县又割属蒲州。九年,复隶蠡州。贞观元年,废蒲州,以靺、 高阳二县属瀛州

平舒 汉东平舒县,属渤海郡。后去“东”字,隋不改。武德四年,属景州, 贞观元年,属瀛州

束城 汉束州县,属渤海郡。隋曰束城,属河间郡

景城 汉县,属渤海郡。武德四年,属瀛州。贞观元年,属沧州。大中后,割 属瀛州。

莫州上 本瀛州之鄚县。景云二年,于县置鄚州,割瀛州之鄚、任丘、文安、 清苑,幽州之归义等五县属之。其年,归义复还幽州。开元十三年,以“鄚”字类 “郑”字,改为莫。天宝元年,改为文安郡。乾元元年,复为莫州。管县六:莫、 文安、任丘、清苑、长丰、唐兴。天宝领县六,户五万三千四百九十三,口三十三 万九千九百七十二。去京师二千三百一十里,至东都一千四百三十里。

莫 汉县,属涿郡,至隋不改。武德四年,属蒲州。贞观元年,改属瀛州。景 云二年,割属莫州

清苑 汉乐乡县,属信都国。隋为清苑。武德四年,属蒲州,贞观元年,改属 瀛州。景云二年,属莫州

文安 汉县,属渤海郡,至隋不改,故城在今县东北。旧属瀛州,景云二年来 属

任丘 隋县,后废,武德五年,分莫县复置

长丰 开元十九年,分文安、任丘二县置

唐兴 如意元年,分河间县置武昌县,属瀛州。长安四年,改属易州。其年, 还隶瀛州。神龙元年,改为唐兴县。景云二年,改属莫州。

幽州大都督府 隋为涿郡。武德元年,改为幽州总管府,管幽、易、平、檀、 燕、北燕、营、辽等八州。幽州领蓟、良乡、潞、涿、固安、雍奴、安次、昌平等 八县。二年,又分潞县置玄州,领一县,隶总管。四年,窦建德平,固安县属北义 州。六年,改总管为大总管,管三十九州。七年,改为大都督府,又改涿县为范阳。 九年,改大都督为都督。幽、易、景、瀛、东盐、沧、蒲、蠡、北义、燕、营、辽、 平、檀、玄、北燕等十七州。贞观元年,废玄州,以渔阳、潞二县来属。又废北义 州,以固安来属。八年,又置归义县。都督幽、易、燕、北燕、平、檀六州。乾封 三年,置无终县。如意元年,分置武隆县。景龙三年,分置三河县。开元十三年, 升为大都督府。十八年,割渔阳、玉田、三河置蓟州。天宝元年,改范阳郡。属范 阳、上谷、妫川、密云、归德、渔阳、顺义、归化八郡。乾元元年,复为幽州。旧 领县十:蓟、潞、雍奴、渔阳、良乡、固安、昌平、范阳、归义也。户二万一千六 百九十八,口十万二千七十九。天宝,县十,户六万七千二百四十二,口十七万一 千三百一十二。今领县九。在京师东北二千五百二十里,至东都一千六百里。

蓟 州所治。古之燕国都。汉为蓟县,属广阳国。晋置幽州,慕容隽称燕,皆 治于此。自晋至隋,幽州刺史皆以蓟为治所

幽都 管郭下西界,与蓟分理。建中二年,取罗城内废燕州廨署,置幽都县, 在府北一里。

广平 天宝元年,分蓟县置。三载复废。至德后,复分置

潞 后汉县,属渔阳郡,隋不改。武德二年,于县置玄州,仍置临泃县。玄州 领潞、临泃、渔阳、无终四县。贞观元年,废玄州,省临泃、无终二县,以潞、渔 阳属幽州

武清 后汉雍奴县,属渔阳郡。历代不改。天宝元年,改为会昌县。天宝元年, 改为永清

永清 如意元年,分安次县置武隆县。景云元年,改为武清

安次 汉县,属渤海郡,至隋不改。隋属幽州

良乡 汉县,属涿郡,至隋不改

昌平 后汉县,属广阳国,故城在今县东南。隋属涿郡。

涿州 本幽州之范阳县。大历四年,幽州节度使硃希彩奏请于范阳县置涿州, 仍割幽州之范阳、归义、固安三县以隶涿,属幽州都督。州新置,未计户口帐籍。 至京师二千四百里,至东都一千四百八十里。

范阳 汉涿郡之涿县也,郡所治。曹魏文帝改为范阳郡。晋为范阳国,后魏为 范阳郡,隋为涿县。武德七年,改为范阳县。大历四年,复于县置涿州

新昌 汉县名,后废。大历四年,复析固安县置

归义 治易县地,属涿郡。北齐省入鄚县。武德五年,于县置北义州。贞观元 年,与州同省。八年,复置,改属幽州。分置涿州,又来属

固安 汉县,属涿郡。武德四年,属北义州,移治章信城。贞观元年,省义州, 以县属幽州,乃移于今治。今治城,汉方城县地,属广阳国

新城 大历四年,析置。

蓟州 开元十八年,分幽州之三县置蓟州。天宝元年,改为渔阳郡。乾元元年, 复为蓟州。天宝领县三,户五千三百一十七,口二万八千五百二十一。至京师二千 八百二十三里,至东都一千二十三里。

渔阳 后汉县。属渔阳国。秦右北平郡所治也。隋为渔阳县。武德元年,属幽 州。二年,改属玄州,又分置无终县。贞观元年,属幽州,省无终。神龙元年,改 属营州。开元四年,还属幽州。十八年于县置蓟州,乃隶之

三河 开元四年,分潞县置,属幽州。十八年,改隶蓟州

玉田 汉无终县,属右北平郡。乾封二年,于废无终县置,名无终,属幽州。 万岁通天二年,改为玉田县。神龙元年,割属营州。开元四年,还属幽州。八年, 又割属营州。十一年,又属蓟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