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六十四(6/7)

了范阳,仅有苟合之人贪得之心,他能统治中国吗?为他效力的汉族人只有周挚、高尚等几个人,其他人都是被威逼胁迫的苟合之人,至于治国平天下的大计,什么都不懂。要不了两年就无力暴乱了,陛下不要操之过急。

朝廷的军队,要谋求万全之策,以期长治久安,行动不留后患。当前可诏令: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收复冯翊,进入河东,那么史思明、张忠志就不敢离开范阳、常山;安守忠和田乾真则不敢离开长安;这样就用三个地方拴住他四员大将。跟随安禄山的只剩下阿史那承庆一人而已。叫郭子仪不要攻取华县,让贼寇打通关中,这样他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就会在数千里地之间疲于奔命,他的精兵劲骑,不要一年就会拖垮。我方始终以逸待劳,敌来避其锋芒,敌去趁其疲惫而歼灭;用征调的兵集中在扶风,同太原、朔方军配合攻击敌人。然后再任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边靠近边塞与李光弼形成掎角之势,以攻取范阳,贼寇一旦失去巢穴,必然会死在河南诸将的手中。”肃宗认为李泌的意见很对。适逢西域的各军云集,肃宗急欲收回长安,说“:今战必胜,攻必取,哪有空闲到千里之外先取范阳呢?”李泌说“:如果得到东西两京,叛贼将再次强盛,我方将再次受困;况且我们所倚仗的不过是大漠西边的骑兵、各西北少数民族的兵力罢了。

假若先去攻打京城,时间必在春季,关东热得早,马容易生病,士兵都想回家,不宜打仗。叛军将士得以休养生息,必定再次南侵。这是危险的战略。”肃宗听不进去。

两京收复后,肃宗奉迎太上皇玄宗回京,自己情愿仍回东宫当太子以尽人子之道。李泌说:“太上皇不会来了,做人臣的到了七十岁还要传位,难道还让太上皇去为天下事操劳吗?”肃宗说“:那怎么办呢?”李泌就代群臣报捷,详述肃宗想早晚向太上皇省视问安,请太上皇速速回京,好让皇上以尽孝养之道。太上皇得到第一个奏章回答说“:就将剑南一道给我养活自己,我不再东返了。”肃宗十分忧虑。等到二次奏章到达,玄宗高兴地说“:我将成为当今天子的父亲!”

于是便下令准备起程。

崔圆、李辅国因为李泌受肃宗的亲近,非常忌恨,李泌怕带来祸殃,情愿到衡山隐居。于是朝廷下诏赏他三品俸禄,送他一套隐士服,并且为他修盖了庐舍。李泌常常将背靠在弯曲的松枝下,称这种松枝为“靠背”,后来得到一根状如龙形的松枝“靠背”,献给肃宗,于是四方相争效仿。代宗即位,召李泌回宫,安排他住在蓬莱殿书阁。起初,李泌没有妻室,也不吃肉,代宗赐给他在光福里的一所宅第,下诏强迫他吃肉,并为他娶了朔方郡已故的留后李日韦的外甥女做妻子。结婚的那天,还下令北军陈设帷帐以供欢宴。

元载憎恶李泌不依附自己,趁江西观察使魏少游求派助手,称赞李泌有才能,让他以试秘书少监充当判官。元载被杀后,代宗将李泌又召回朝廷。后来李泌又被常衮忌恨,将他调出朝廷任楚州刺史,李泌坚辞不去,代宗也挽留他。

适逢澧州官员空缺,常衮极言南方民生凋敝,请皇帝割爱派李泌去治理,于是委派李泌为澧、朗、峡三州团练使,后调任杭州刺史,各任都有德风政绩。

德宗在奉天时,将李泌召到行宫,授官左散骑常侍。当时李怀光叛变,这年又遭蝗灾、干旱,议政者希望德宗赦免李怀光。德宗广问群臣,李泌撕破一片桐树叶交付使者进呈德宗,并陈奏道:“皇上与李怀光君臣的名份不能再复合,就似这片树叶一样。”因此德宗不赦李怀光。原先,朱氵此作乱,德宗约请吐蕃出兵支援,答应送给他们安西、北庭两个地方。后来浑蠨与朱氵此战于咸阳,朱氵此大败,吐蕃的军队追击败兵不很卖力,反而趁势在武功大肆抢掠而归。京师平定后,吐蕃来京要德宗履行原来的协约。

德宗已经许诺,打算按约把安西、北庭让给他们。李泌说:“安西、北庭控制着西域五十七国以及突厥的十姓部落,都是出精兵的地方,可牵制分散了吐蕃的势力,使他不能够合兵东侵。如果将这两个地方给他们,关中就危险了,况且吐蕃当时犹犹豫豫不肯参战,又掠夺了我们的武功城,简直是盗寇,为什么要将此二地送给他?”德宗这才作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