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一百九十(10/10)

弟弟李肃、李恽都是他的学生。王昭素乡里的人争讼,不找官府,却找王昭素解决。

王昭素博通《九经》,并研究《老》、《庄》,尤其精通《诗经》、《易经》。他认为王弼、韩康伯注的《易经》和孔颖达、马嘉运对《易经》的疏义不见得都正确,于是就著《易论》二十三篇。

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6),李穆将他推荐给朝廷。宋太祖诏命他赴阙,接见于便殿,时王昭素年已七十七岁,但精神仍很好。宋太祖问他道“:你为什么不愿意做官,致使我们今天相见得这么晚?”王昭素回答说:“我是草野一匹夫,生性愚昧,对圣人的教化没有什么帮助。”于是宋太祖赐他坐,令他讲《易经乾卦》, 召宰相薛居正等来观看。当王昭素讲到“飞龙在天”这一句时, 皇帝说:“这事岂可令常人看到 ?”王昭素说:“这事非圣人出不能符合它的象征。”于是宋太祖问他民间的事情, 王昭素所回答的都很诚实, 毫无隐讳, 皇帝因而称赞他。王昭素以年老体衰请求回乡里, 皇帝封他国子博士然后让他致仕, 赏赐他许多茶叶和药以及钱二十万, 留在京城月余才送他回家。王昭素年八十九岁时, 死于家。

王昭素颇有人伦的鉴赏能力。起初, 李穆兄弟从他学 《易》, 他常对李穆说:“你所说的精理, 往往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又对人说:“李穆兄弟皆良材, 李穆尤其深沉厚道, 他 日一定位至宰相。”后来李穆果然官拜参知政事。王昭素每次到市场买东西, 随卖主说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从来不讨价还价。市场里的商人都互相转告说“:王先生买东西,我们不能多要他的钱。”王昭素修房子,有椽木堆积门中,深夜有盗木料的人撬门将要进来,王昭素发觉后,就从门中暗自把椽木掷于外,盗的人惭愧得离去,从此他住的里中没有了盗贼。他家里有一条驴,人都来借,他每次外出,总先问家里的僮奴说:“外面有没有借驴的呢?”回答说:“没有。”他才外出。他的行为就纯洁质朴得这样。

王昭素有个儿子叫仁著,也有高尚的品德。

李之才字挺之,青社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同进士出身,为人纯朴直率、自信,无少许矫揉造作和过甚的地方。他拜河南穆修为师,穆修性格急躁严厉落落寡合,即使像李之才这样的人也经常在呵斥怒骂之中,但李之才事奉他更加勤谨,终于能够从他那里学到《易经》。当时苏舜钦等也从穆修学《易经》,但是得穆修真传的只有李之才一人。穆修的《易经》是向种放学的,种放的《易经》是向陈搏学的,其源流最远,图书象数变化之妙,是秦汉以来少有人知道的。

李之才开始做官是担任卫州获嘉的主簿,并暂时代理共城令。这时邵雍居母丧于苏门山百源上,每天布裘蔬食,亲自烧火做饭以养活他的父亲。李之才敲门来拜访,慰劳他说:“你这样勤奋好学笃志不倦果真和谁相似?”邵雍说“:我于典籍之外,没有其他形迹可见。”李之才说“:你不是考究典籍的人,对物理的学问学得怎么样呢?”日后他又对邵雍说:“物理的学问你已经学了,不还有性命的学问吗?”邵雍遂对他再拜,愿意从他受业。于是李之才就先教他陆淳的《春秋》,意思想以《春秋》表明它包涵了《五经》,既可以告诉他《五经》的大意,然后再讲授《易经》就可以结束学业。后来邵雍终于以研究《易经》而闻名于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