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去的先例,你能为了我破一次例吗?”赵抃回答说“:陛下的话就是法律,何必管例不例呢?”因而请求允许他相机行事。
到成都后,政令比上次更宽简。有个卒长站在堂下,赵抃喊他说:“我同你年岁相当,我单身匹马入蜀,为天子镇抚一方。你也应清廉谨慎威严地统率士卒,等戍期满,分得些余财回家,替妻儿考虑,岂不好?”人们欣喜地奔走相告,不敢再为恶,蜀郡一片升平景象。剑州有人伪造和尚的度牒,被告为企图谋反,赵抃不将案件交给司法人员,而由自己判断,皆从轻处理。诽谤者诬告赵抃纵容叛党,朝廷取来审案记录一看,认为赵抃的判决都符合法律。茂州少数民族在边境抢掠后,害怕官府讨伐,请求投降,就绑了一个奴隶,想杀死后取血为盟。赵抃让他们改用牲口,放了奴隶,大家都欣然听令。
赵抃请求回来后,改任越州。吴越闹饥荒,人口死亡过半。赵抃奋力救荒,治病救人,掩埋死者,使生者得以保全。让老百姓修城,以使他们得到。。口钱。又调任杭州,以太子少保的身份退休,其子山兀被封为提举两浙常平,以便就近照顾他的晚年。山兀带他遍游江南名山大川,吴人感到自豪。元丰七年,赵抃死,享年七十七岁。追赠为太子少师,谥号“清献”
赵抃忠厚淳朴,善良温和,喜怒不形于色。平生不治家产,不养歌伎,帮兄弟之女十余人、其他孤女二十余人办嫁妆,其他抚恤孤寡贫寒之事,不可胜数。白天所做之事,晚上必然服饰庄重地烧香,告诉上天,凡是不能对天说的事就不做。从政时,因地制宜,不同情况不同政策,在虔州和成都的政绩,尤其为世人称道。神宗以后每次训导这二郡的继任,都要把赵抃作为楷模。总之,以增加人民财富为根本。晚年修行炼道,颇有心得,临死与儿子赵山兀诀别时,说话仍有条有理,安然去世。宰相韩琦曾称道说:赵抃真是世人表率,我也赶不上。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父唐拱死于漳州时,众人知道唐家贫穷,想凑钱为他送葬,唐介虽然年龄幼小,却婉言谢绝了众人的好意。后被人提拔为武陵县尉,又调任平江县令。李财主富有而吝啬,官吏们对他巧取豪夺没有得到满足,诬告他杀人祭鬼。岳州太守逮捕他家老小,不分皂白地加以拷打,都不承认。又派唐介去刑讯,没有什么证据。太守大怒,向朝廷报告,朝廷派御史方偕下来,换一个监狱分别审问李家老小,结果与唐介所审相同。太守以下全部受罚,方偕受赏,唐介也没有主动请功。
唐介又调任莫州任丘县知县。任丘处于辽使往返的道路上,驿站官吏常被使者敲诈勒索,苦不堪言。唐介坐在驿站门口,传令说:“法令没有规定供应的一概不得供应,胆敢毁坏我处的一草一木,就坚决关押。”使者都服服帖帖地离开了。边境水塘年年发大水,淹没良田,中人杨怀敏主持治理,用城西四十一村蓄洪,唐介主持筑堤,老百姓受了益。又改任德州通判,转运使崔峄拿库存绢帛高价配售给老百姓,唐介扣住这道命令不下达,并向安抚司揭发此事。崔峄大为不满,数次派人追逼唐介快快下文。唐介总是拖延,最后终于没有执行这道命令。
后来调到京城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任殿中侍御史。启圣院新造“龙凤车”,装饰珠玉,唐介批评说:“这里是太宗的牌位所在,不可喧闹亵渎;后宫稀奇侈靡的玩具,也不能超出制度的规定。”皇上立即下令毁了龙凤车。张尧佐一步登天的诏命草拟升任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唐介与包拯、吴奎等极力反对,又请中丞王举正同百官一起讨论,结果剥夺了张尧佐两个官职。不久,张尧佐又被任用为宣徽使、河阳知府,唐介对百官说“:皇上是想封他宣徽使,而以河阳知府为名,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啊。”然而百官都明哲保身,只唐介坚决出面反对。仁宗说“:任职令是中书省下的。”唐介于是弹劾宰相文彦博在蜀之日曾私自织造错金的奇妙锦缎,勾结宦官,在皇宫寻找内应,才谋得相位;现在又重用张尧佐,显然是想勾结得更紧。建议皇帝撤掉文彦博,任用富弼为相。又批评谏官吴奎脚踩两只船,措词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