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五十二(9/10)

,公直地记载当时的事。当时宰相张齐贤、李沆意见不合,王禹翶在他们中间的议论能决定轻重。后出任黄州刺史,曾写了一篇《三黜赋》以表达自己的志节。它的最后一章说“:使自身受委屈而不让道义受委屈,即使被贬谪百次又有何亏!”咸平三年(1000),濮州的强盗在夜间进城,掳走了知州王守信、监军王昭度,王禹翶听说后上疏,大略说:

臣认为以朝廷为主体经营各地区,这是帝王保国的制度。《易经》说“: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自五代分裂动乱,各自割据城堡,像豆一样割瓜一样分,长达七十多年。宋太祖、太宗,削平僭位伪立的政权,天下成为一家。当时日事议程,就是令江淮地区各州郡毁坏城郭、没收武器、撤除武备,长达二十多年。由书生领导治理各州,大郡配给二十人,小郡减少五人,用来充当平常的差遣。名义上号称长吏,实际上与旅住客人相同;名为郡城,却空荡得像平地。虽推尊京师而压抑地方,是强干弱枝的方法,但也不符合这中间的正确原则。臣从前在滁州,当发兵拉运漕粮时,州城关卡就没人守御,只得用临时征集的白丁代替管理开关城门,当时城池颓废,武器装备也欠完整。等调到维扬,号称军事重镇,却与滁州无异。曾拿出铠甲三十副,交与巡守警卫的使臣,但搭弩张弓一射,竟十副中损坏四五副,大概是不敢擅自修理,上下因循,才导致这样。如今黄州的城墙武器盔甲,又还比不上滁、扬二州。万一发生水旱灾害,盗贼偷偷发动暴乱,那时即使想防备抵御,又拿什么来抵抗呢?大概太祖为了削除诸侯们跋扈的势力,太宗为了杜绝人们僭号伪立窥望皇位的心理,当年才不得不这样。这就像设立法律来救治世界一样,时间一久就会产生弊端,而救治弊端的方法,在于因时制宜。若一口气发展快得像飞转的圆规,固然不可再胶柱鼓瑟。当今江、淮地区各州,大的忧患有三个:一是城池颓废毁坏;二是武器装备不完备;三是士兵在当地水土不服。濮州盗贼的兴起,看得出是因为在防守上太懈怠了。希望陛下特例改变最高决策,允许江、淮地区各州郡,可以根据户口的多少,城池的大小,都设置相应的守卫部队。部队士兵最多不过五百人,练习弓箭刀剑,然后逐步修葺城池壁垒,修理甲胄武器,那么各郡城就有了抗御侵犯的防备,长吏也可免去被抢劫掳掠的担忧了。

疏文上奏后,皇上嘉奖采纳了这一建议。

咸平四年,黄州境内有两只老虎相斗,其中一只死了,还被吃了近一半。所有的鸡在夜间鸣叫,过了一月才停止。冬天响炸雷。王禹翶手撰一篇疏文借引《洪范传》述说警诫,并自己主动请求处分。皇上派遣内侍宦官乘坐驿站的专车前往慰问,并作醮请神灵禳除妖异,又询问日官,日官说:“守护当地的人应承受其责。”皇上怜惜王禹翶的才能,当天,下令调任蕲州刺史。王禹翶上表谢恩,表文中有“汉宣室中出现鬼神问罪,不奢望生还;茂陵中出现封禅的文书,只期求身后”的话。皇上感到奇怪,果然王禹翶到蕲州不到一个月就死了,年仅四十八岁。皇上听到讣信,非常悼念他,送给他家很厚重的丧礼钱。又赐给他的一个儿子官品。

王禹翶讲话治学都机敏丰富,遇事敢讲,喜欢品评人物,以身体力行道义为己任。曾说“:我要是生活在唐朝元和时期,在李绛、崔群手下做事,这一生也就无愧了。”他作文著书,多涉及规劝讽谏,因为这一点他不为流俗所容,所以屡次被排斥。跟他交游的必定是儒雅的人,对有才华文采的年轻晚辈,他总是极力称赞褒扬。像孙何、丁谓这些人,很多都游学到他的门下。他的著作有《小畜集》二十卷、《承明集》十卷、《集议》十卷、诗三卷。他的儿子王嘉。。、王嘉言都很著名。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少年时意气豪放,不拘小节,即使贫贱时外出交游,也不肯居人之下。太平兴国五年(980),濮州推举进士,舆论以张咏为首位被推荐人。当地有个叫张覃的老儒生还没考中进士,张咏便与寇准写信给本州守将,推荐张覃做首选,众人赞许张咏能够谦让。这年,张咏考取了进士乙科,做了大理评事、鄂州崇阳知县。后再升为著作佐郎。因苏易简的推荐,他进入朝廷任太子中允,后又升做秘书丞、麟相二州通判,他自己请求掌管濮州的商市征税以便奉养父母。不久又被召回朝中,被赏赐绯鱼袋,调任浚仪知县。正好遇上李沆、宋。。、寇准连续推荐他的才干,张咏因此做了荆湖北路转运使,上奏建议撤去归、峡二州的送水夫,被就地转为太常博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