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五十二(10/10)

为之嚣然不安。一到夜暮降临,就路无行人。后来将造谣者抓住处死,人们才安定下来。张咏说“:妖怪谣言兴起的时候,灾气就会乘机危害当地。妖怪会有形状,谣言会有声音,制止谣言的办法,在于判断识别,而不在于求神厌胜。”

当初,蜀地士子知道读书向学,但不喜欢做官入仕。张咏考察益州人张及、李畋、张逵等人都有学问品行,受当地人称赞;于是敦促鼓励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这三个人果然全都考取了进士,士子们从此懂得了进取。民众有来投诉的,张咏明辨真假,立即做出裁决,人民都很佩服。好事者还编集张咏的故事成书,刻板印刷传播。张咏曾说“:向君子询问可以得到君子的情况,向小人询问可以得到小人的情况,分别从各自的同党那里询访了解,就没有什么不能明白了。”他当政时,恩威并施,蜀人都又敬畏又热爱他。因父亲去世辞职服丧,后复出,改任兵部郎中。正好遇上朝廷下诏在川、陕各州同时混用铜铁两种钱币,每一枚铜钱相当十枚铁钱。张咏上疏说“:昨日经过利州时,那里用一枚铜钱换五枚铁钱,在绵州则一枚铜钱换六枚铁钱,在益州则一枚铜钱又可换八枚铁钱。若统一规定换法,公私都不方便。希望根据各地的估算来折算铜钱。”

宋真宗即位后,加级为左谏议大夫。咸平(998~1003)初,进京升任给事中、户部使,后改任御史中丞。承天节斋戒集会时,丞相大臣中有的人犯戒喝酒,张咏上奏弹劾。咸平二年(999),任同知贡举。这年夏天,以工部侍郎身份出任杭州知州。因当年歉收,民众有很多人私自卖盐来自给,捕获犯法的人数百个,张咏全都减轻刑罚然后遣散他们。部下属官请求说:“不严厉用法律制裁他们,恐怕无法禁止此事。”张咏说“:钱塘一带十万家民众,受饥饿的人九万,如果不靠盐来救活,一旦蜂拥而起做强盗,那就会酿成大患了。等秋天收获了,当会依旧按原来的法律办事。”有户民家的儿子与姐夫争讼家产。女婿说岳父临终时,这儿子才三岁,所以自己受命掌管资产;而且有遗嘱,叫他日后将十分之三的财产分给那儿子,其余十分之七归女婿。张咏看了遗嘱,拿酒洒在地上,说:“你岳父,是个聪明的人,因儿子年幼所以托付给你。如果将七份给儿子,那儿子就会死在你手里了。”立即命令将十分之七分给那儿子,余十分之三留给女婿,人们都佩服他的英明判决。后张咏调任永兴军知府。

咸平五年,马知节从益州知州调任延州知州,朝廷讨论选择可以接替他的人。真宗因张咏以前在蜀郡政绩优异,又命他再次出任益州知州,并加级为刑部侍郎、枢密直学士,并就地升为吏部侍郎。转运使黄观上报他治理益州的政绩,皇上下诏褒奖。恰好朝廷派遣谢涛巡视西蜀,皇上因此令他转告张咏说:“有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了。”回朝后,再次执掌三班,领登闻检院。

张咏中年时脑上生疮,围头巾梳头发都很不方便,因此请求调出朝廷任颍州知州。真宗因为他公直,有声望,两次任益州刺史时,都因政绩突出著名,不应该去管一个小郡。下令中书将张咏召来问他,将委任他到青社或真定去,要他自己选择。张咏推辞不接受,于是任命他做癉州刺史。大中祥符(1008~1016)初,加级任左丞。大中祥符三年(1010),癉州人民因为张咏任期已满请求借调留任,皇上将他就地转为工部尚书,令他再次留任。当年秋天,因为江左旱灾歉收,张咏受命担任癉、宣等十州安抚使,后进级为礼部尚书。皇上听说张咏的脑疮病很重,怜悯他,令薛映乘驿车赶去把他换回。因疾病没有见到皇上,张咏恨不能当面向皇上陈述蕴藏在心中的想法,于是抨击道:“近年来国库空虚,竭尽人民的膏血,用来作为兴建无用的土木建筑的费用,都是奸臣丁谓、王钦若引导了皇上的奢侈心才弄成这样的。不诛杀他们,无以谢天下。”奏章三次呈上后,张咏被调出京城,任陈州知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