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壬朔,日有
之。癸亥,定待制、谏官、朝官少卿郎中迁选岁月补员格。 庚辰,禁妃嫔、公主以下荐服亲之夫。
十一月庚午,朝飨景灵。辛未,飨太庙。壬申,有事南郊,大赦。上皇太后 册。册皇后。以齐州为兴德军节度。辛巳,加恩百官。十二月辛亥,太白昼见。是 岁,蒋、波、绣、云、龙赐等州来贡。
三月己巳,班《明天历》。
秋七月癸亥,富弼罢。丙寅,诏减乘舆服御。丙,放
女百八十人。丁丑, 太白昼见。己卯,群臣五上尊号,不允。庚辰,张昪罢,以文彦博为枢密使。
九月壬戌,雨,罢大宴。己巳,以灾异风俗策制举人。壬午,太白犯南斗。乙 酉,以久雨,遣使祈于岳渎名山大川。
四年正月庚戌朔,群臣上尊号曰
乾膺历文武圣孝皇帝。降天下囚罪一等, 徒以下释之。大风霾。辛亥,蠲京师逋曲钱。丁巳,帝崩于福宁殿,寿三十六。谥 曰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号英宗。帝自居睦亲宅,孝德著闻。濮安懿王薨,以所服 玩
分诸
,帝所得悉以与王府旧人既葬而辞去者。宗室有假金带而以铜带归,主 吏以告,帝曰:“真吾带也。”受之。命殿侍鬻犀带,直钱三十万,亡之,帝亦不 问。初辞皇
,请潭王
教授周孟
作奏,孟
有所劝戒,即谢而拜之。奏十余不 允,始就召,戒舍人曰:“谨守吾舍,上有适嗣,吾归矣。”既为皇
,慎静恭默, 无所猷为,而天下
知其有圣德。即位,每命近臣,必以官而不以名,大臣从容以 为言,帝曰:“朕虽
中命小臣
三月庚申,彗星晨见于室。辛酉,黜谏官傅尧俞、御史赵鼎、赵瞻。戊辰,上 亲录囚。庚午,以彗,避正殿,减膳。辛未,以黜吕诲等诏内外。癸酉。以灾异责 躬,诏转运使察狱讼、调役利病大者以闻。辛巳,彗晨见于昴,如太白,长丈有五 尺。壬午,孛于毕,如月。
秋七月乙丑,濮王
孙及鲁王孙爵一等。
三年正月丙辰朔,契丹遣使耶律仲达等来贺正旦。戊午,契丹遣使萧惟辅等 来贺寿圣节。丙寅,幸降圣院,谒神御殿。癸酉,契丹改国号为辽。己卯,温州火, 烧民屋万四千间,死者五千人。丁丑,皇太后下书中书门下:“封濮安懿王宜如前 代故事,王夫人王氏、韩氏、任氏,皇帝可称亲。尊濮安懿王为皇,夫人为后。” 诏遵慈训。以茔为园,置守卫吏,即园立庙,俾王
孙主祠事,如皇太后旨。辛巳, 诏臣民避濮安懿王讳,以王
宗懿为濮国公。壬午,黜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
八月庚,遣傅卞等贺辽主生辰,张师颜等贺正旦。
赋租。西蕃瞎 毡瞎欺米征内附。二年
正月甲戌,振蔡州。
冬十月乙巳,雨木冰。
五月癸亥,诏以综名实励臣下。丙
,诏自今皇
及宗室属卑者,勿授以检 校师、傅官。乙酉,诏宗室封王者
孙袭爵。
五月甲,罢知杂御史、观察使以上岁举人。乙丑,彗至张而没。戊辰,谓宰 相曰:“朕
与公等日论治
,中书常务有定制者,付有司行之。”六月己酉,录 囚。
十一月戊午,帝不豫,祷于大庆殿。己未,宰相始奏事。辛酉,降天下囚死罪 一等,以下释之。十二月乙未,宰相祈于天地、宗庙、社稷。壬寅,立颍王顼为 皇太
。癸卯,大赦。赐文武官
为父后者勋一转。辽遣萧靖等来贺正旦、寿圣节。 是岁,遣使以违约数寇责夏国,谅诈献方
谢罪。
冬十月壬午朔,以仙游县君任氏坟域为园。乙酉,诏两日一御迩英阁。丁亥, 诏礼三岁一贡举。甲午,诏宰臣、参知政事举才行士可试馆职者各五人。
二月乙酉朔,白虹贯日。
二月甲辰,大风,昼冥。丁未,录囚。是月,赐礼奏名
士、明经诸科及第
三百六十一人。
夏四月丙午,诏有司察所左
、
祀及贼杀善良不奉令者,罪毋赦。
夏四月戊戌,诏议崇奉濮安懿王典礼。辛丑,诏监司、知州岁荐吏毋徒充数。 丙午,奉安仁宗御容于景灵。丁未,白气起西方。
六月壬辰,录囚。己酉,诏尚书集三省、御史台议奉濮安懿王典礼。甲寅,罢 尚书省集议,令有司博求典故,务在合经。诏遣官与契丹定疆界。
八月庚寅,京师大雨,。癸巳,赐被
诸军米,遣官视军民
死者千五百八 十人,赐其家缗钱,葬祭其无主者。乙未,以雨灾,诏责躬乞言。初,学士草诏曰: “执政大臣,其惕思天变。”帝书其后曰:“雨灾专以戒朕不德,可更曰‘协德
修’。”己亥,以
灾,罢开乐宴。壬
,以工
郎中蔡抗等充贺契丹生辰使,侍 御史赵鼎等充贺契丹正旦使。乙卯,减衮冕制度。丙辰,陕西置壮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