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即唐麟德年也。今俗呼为黄冠佛,盖以不识天尊道像,仍是相传语讹,以黄冠福为黄冠佛也。(出《集仙传》)
译文
玉女 边洞玄 崔书生 骊山姥 黄观福
玉女
唐朝开元年间,华山云台观有个婢女叫作玉女,四十五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遍身溃烂,又臭又脏。观中的人害怕她传染,就共同把她送到山涧旁幽深僻静的地方。玉女痛楚呻吟。忽然有个道士从她前面走过,远远地扔给她三、四棵青草,那草像菜似的。道士对她说:“你尽量把这草吃下去,不久病就能痊愈。”玉女就把那几株青草吃了。从此玉女的疾病渐渐好转,不到十天就恢复旧日的状态。开始她忘记吃饭喝水,只想随意游览,但心中飘忽不定,不喜欢人间,连云台观的前后左右也不愿经过。这些观中人认为玉女消失很久了,也不再有寻访她的人。玉女就在山中往来周游,渴了喝泉水,饿了就吃树籽、花果。后来在山岩下,忽然又遇到先前那个道士,道士对她说:“你的病已经好了,不用再留在人间。云台观往西走二里有个石池,你可以每天到辰时,把小石子投进去,会有一棵水芝自己出来,你可把它拿来吃,时间长久了,自然会有好处。”玉女就依照道士的指教去做。从这以后,玉女筋骨轻健,翱翔自如,虽然屡次被观中人碰见,但谁也认不出她就是玉女了。就这样过了几十年,玉女头发有六七尺长,身体上生出绿毛,面容却象一朵白色的花。山里的人遇见她,往往离着很远就叩头行礼。大历年间,有个叫作班行达的书生,此人性情粗俗,常常诽谤诋毁佛、道二教,在云台观西厢房读书。而玉女每天都要往来石池,自己就把这事看作平常了。而班行达则伺机等着偷看,又见惯了玉女投石采芝,时节都很准确。有一天,班行达稍稍赶在玉女先头到达石池之上,等到那个玉女投出小石头的时候,水芝果然出来了,班行达竟把水芝夺去。玉女远在山岩之上,有时停留在树梢上,既然水芝已被别人采去,玉女就只能叹息而还了。第二天,班行达还是这样干。差不多十天以后,玉女稍稍与班行达争先,脚步相接。班行达突然就把玉女的头发抓住了,使玉女无法腾跃而去,班行达趁此机会凭勇力抓摸玉女的肤体,频加逼迫。玉女哭着喊着呼救,誓死不从,但是气力不足,终于被班行达所污辱。班行达把她捉回,锁在一间屋子里。第二天,班行达到那屋里一看,竟然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瘦病异常,起坐都很艰难,视物不清,听话不明。班行达很惊讶,也觉得奇怪,急忙把观中人召来,详细地告诉她们事情的经过,于是,大家一起探问玉女,玉女就把她的遭遇从头到尾详细地叙述了一遍。观中人本来就有听说并知道的人,估计玉女的年龄大概有一百多岁了。大家可怜她,就共同商量这件事情放她离去,后来不到一个月,玉女就死了。
边洞玄
唐代开元末年,冀州枣强县有个女道士叫做边洞玄,学道及服仙药四十年。她八十四岁那年,忽然有一个老人拿着一食器汤饼,来拜访洞玄,他说:“我是三山仙人,因为你有道,特意来接取你。这个汤饼是玉英之粉所制,为神仙所珍视,近来得道的人多数都吃它。你尽管服食,不要怀疑,此后七天一定能羽化成仙。”洞玄吃完,老人说:“我现在先走了,你随后来吧!”说完就不见了。过了两天,洞玄忽然觉得身体轻了,牙齿和头发全换了,她就对弟子说:“上清召我去,不久就能前往。但惦念你们这些弟子,能不遗憾吗?你们要好好修行我道,不要津津乐道人间之事,那只能变为土棺中的散魂而已。”满了七天,弟子等凌晨前往问讯洞玄、探询行止时,已经看见紫云深浓凝聚又听到空中有几个人说话,就不敢进去,全都站在门外。不一会儿,门开了,洞玄就乘着紫云,耸身在空中站立,离地一百多尺,与众弟子以及法侣等人告辞诀别。当时刺史源复与官吏百姓等数万人,都远远地瞻仰礼拜。隔了一会儿,太阳出来了,紫气变为五色祥云,洞玄冉冉上升,紫气很久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