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俄而召崔生,责诮再三,词辨清婉。崔生但拜伏受谴而已,后遂坐于中寝对
。
讫命酒,召女乐洽奏,铿锵万变。乐阕,其姊谓女曰:“须令崔郎却回,汝有何
赠送?”女遂袖中取白玉盒
遗崔生,生亦留别,于是各呜咽而
门。至逻谷
回望,千岩万壑,无有远路。因恸哭归家,常持玉盒
,郁郁不乐。忽有胡僧扣门求
曰:“君有至宝,乞相示也。”崔生曰:“某贫士,何有是请?”僧曰:“君岂不有异人奉赠乎?贫
望气知之。”崔生试
玉盒
示僧。僧起,请以百万市之,遂往。崔生问僧曰:“女郎谁耶?”曰。:“君所纳妻,西王母第三女,玉卮娘
也。姊亦负
名于仙都,况复人间!所惜君纳之不得久远,若住得一年,君举家不死矣!”(
《玄怪录》)
黄观福
骊山姥
黄观福者,雅州百丈县民之女也。幼不茹荤血,好清静,家贫无香,以柏叶、柏焚之。每凝然静坐,无所营为,经日不倦。或
柏叶,饮
自给,不嗜五谷。父母怜之,率任其意。既笄
嫁之,忽谓父母曰:“门前
中极有异
。”女常时多与父母说奇事先兆,往往信验。闻之,因以为然,随往看之。
果来汹涌,乃自投
中,良久不
。漉之,得一古木天尊像,金彩已驳,状貌与女无异。
即澄静。便以木像置路上,号泣而归。其母时来视之,忆念不已。忽有彩云仙乐,引卫甚多,与女
三人,下其
中,谓父母曰:“女本上清仙人也,有小过,谪在人间。年限既毕,复归天上,无至忧念也。同来三人,一是玉皇侍女,一是天帝侍辰女,一是上清侍书。此去不复来矣。今来此地,疾疫死者甚多,以金遗父母,使移家益州,以避凶岁。”即留金数饼,升天而去。父母如其言,移家蜀郡。其岁疫毒,黎雅尤甚,十丧
骊山姥,不知何代人也。李筌好神仙之,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
岩石室中,得黄帝《
符》本,绢素书,缄之甚密。题云:“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
士寇谦之藏之名山,用传同好。”以糜烂,筌抄读数千遍,竟不晓其义理。因
秦,至骊山下,逢一老母,鬓髻当
,余发半垂,弊衣扶杖,神状甚异。路旁见遗火烧树,因自言曰:“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筌闻之惊,前问曰:“此黄帝《
符》秘文,母何得而言之?”母曰:“吾受此符,已三元六周甲
矣。三元一周,计一百八十年,六周共计一千八十年矣(“一千八十年矣”原作“一千八年”据陈校本改)。少年从何而知?”筌稽首载拜,
告得符之所,因请问玄义。使筌正立,向明视之曰:“受此符者,当须名列仙籍,骨相应仙,而后可以语至
之幽妙,启玄关之锁钥耳。不然者,反受其咎也。少年颧骨贯于生门,命
齐于日角,血脉未减,心影不偏,
贤而好法,神勇而乐智,真吾弟
也!然四十五岁,当有大厄。”因
丹书符一通,贯于杖端,令荃跪而吞之。曰:“天地相保。”于是命坐,为说《
符》之义曰:“
符者,上清所秘,玄台所尊,理国则太平,理
则得
。非独机权制胜之用,乃至
之要枢,岂人间常典耶?昔虽有(明抄本“虽有”作“蚩尤”)暴横,黄帝举贤用能,诛
伐叛,以佐神农之理。三年百战,而功用未成。斋心告天,罪己请命。九灵金母命蒙狐之使,授以玉符,然后能通天达诚,
动天帝。命玄女教其兵机,赐帝九天六甲兵信之符,此书乃行于世。凡三百余言,一百言演
,一百言演法,一百言演术。上有神仙抱一之
,中有富国安民之法,下有
兵战胜之术。皆
自天机,合乎神智。观其
妙,则黄
八景,不足以为玄;察其至要,则经传
史,不足以为文;较其巧智,则孙吴韩白,不足以为奇。一名黄帝天机之书。非奇人不可妄传,九窍四肢不
、悭贪愚痴、骄奢
佚者,必不可使闻之。凡传同好,当斋而传之。有本者为师,受书者为弟
。不得以富贵为重、贫贱为轻,违之者夺纪二十。每年七月七日写一本,藏名山石岩中,得加算。本命日诵七遍,益心机,加年寿,
三尸,下九虫,秘而重之,当传同好耳。此书至人学之得其
,贤人学之得其法,凡人学之得其殃,职(明抄本、陈校本“职”作“识”)分不同也。经言君
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盖
天机也。
天机者沉三劫,得不戒哉!”言讫,谓筌曰:“日已晡矣,吾有麦饭,相与为
。”袖中
一瓠,命筌于谷中取
。既满,瓠忽重百余斤,力不能制而沉泉中。却至树下,失姥所在,惟于石上留麦饭数升。怅望至夕,不复见姥,筌
麦饭。自此不
,因绝粒(粒字原阙,据明抄本、许刻本补)求
,注《
符》,述二十四机,著《太白
经》,述《中台志阃外
秋》。以行于世。仕为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
《集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