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端,晋安侯官人也。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作居。未有妻,乡人共悯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
,取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
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端谓是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端便往谢邻人。邻人皆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端又以为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不止。后更实问,邻人笑曰:“卿以自取妇,密着室中饮爨,而言吾为人饮耶!”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后方以
初鸣
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窃窥其家,见一少女从瓮中
,至灶下燃火。端便
门,取径造瓮所视螺,但见壳(壳原作女,据明抄本改)。仍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人惶惑,
还瓮中,不能得,答曰:“我天汉中白
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相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同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尔后自当少差,勤于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于是乡人以女妻端。端后仕至令长云。今
中素女是也。(
《搜神记》)
贝丘西有玉女山。传云,晋太始中,北海蓬球,字伯,
山伐木,忽觉异香,遂溯风寻至北山。廓然
殿盘郁,楼台博敞。球
门窥之,见五株玉树;复稍前,有四妇人,端妙绝世,共弹棋于堂上。见球俱惊起,谓球曰:“蓬君何故得来?”球曰:“寻香而至。”遂复还戏。一小者便上楼弹琴,留戏者呼之曰:“元晖何为独升楼?”球树下立,觉少饥,乃以
舐叶上垂
。俄然有一女乘鹤而至,迎恚(恚,原作惠。据明抄本改)曰:“玉华,汝等何故有此俗人?王母即令王方平行诸仙室。”球慎而
门,回顾,忽然不见。至家乃是建平中,其旧居闾舍,皆为墟矣。(
《酉
杂俎》)
紫云观女士
秦时妇人
八月十五日,太上命玉真上公崔文
、太玄真乡瑕丘仲,册命征拜许君为九州都仙大使
明主者,白日升天。许谓
微及母曰:“我承太帝之命,不得久留。汝可后随仙舆,期于异日。母
悲不自胜,再拜告请,愿侍云辇。君许之,即赐灵药服之,躬禀真诀,于是午时从许君升天。今坛井存焉。乡人不敢华缮,盖盱君母
俭约故也。世号为盱母井焉。(
《集仙录》)
蔡女仙
蓬球
杜兰香者,有渔父于湘江之岸,闻儿啼声,四顾无人,惟三岁女
在岸侧,渔父怜而举之。十余岁,天姿奇伟,灵颜姝莹,迨天人也。忽有青童灵人,自空而下,来集其家,携女而去。临升天,谓其父曰:“我仙女杜兰香也,有过谪于人间。玄期有限,今去矣。”自后时亦还家。其后于
包山降张硕家,盖修
者也。兰香降之三年,授以举形飞化之
,硕亦得仙。初降时,留玉简、玉唾盂、红火浣布,以为登真之信焉。又一夕,命侍女赍黄麟羽帔、绛履玄冠、鹤氅之服、丹玉珮挥剑,以授于硕,曰:“此上仙之所服,非
天之所有也。”不知张硕仙官定何班品。渔父亦老,因益少,往往不
。亦学
江湖,不知所之。(
墉城《集仙录》)
唐开元二十四年二月,驾在东京,以李适之为河南尹。其日大风,有女冠乘风而至玉贞观,集于钟楼,人观者如堵。以闻于尹。尹率略人也,怒其聚众,袒而笞之。至十,而乘风者即不哀祈,亦无伤损,颜
不变。于是适之大骇,方礼请奏闻。教召
内殿,访其故,乃蒲州紫云观女
士也,辟谷久,轻
,因风遂飞至此。玄宗大加敬畏,锡金帛,送还蒲州。数年后,又因大风,遂飞去不返。(
《纪闻》)
白素女
蔡女仙者,襄人也。幼而巧慧,善刺绣,邻里称之。忽有老父诣其门,请绣凤。
,毕功之日,自当指
。既而绣成,五彩光焕。老父观之,指视安
。俄而功毕,双凤腾跃飞舞。老父与仙女各乘一凤,升天而去。时降于襄
南山林木之上,时人名为凤林山。后于其地置凤林关,南山侧有凤台。敕于其宅置静贞观,有女仙真像存焉。云晋时人也。(
《仙传拾遗》)
杜兰香
唐开元中,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