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狼随波几度秋,此幸未付东
。
吕氏:“刚才兰音甥女要去见他寄母,明日就便把他带去。”林之洋
:
那唐敖妻林氏自从得了唐敖降为秀才之信,日日盼望。后来得了家书,才知丈夫虽回岭南,因郁闷多病,羞归故乡,已同哥嫂上了海船,飘洋去了。林氏听了此信,恐丈夫受不惯海面辛苦,不时焦心,常与女儿小山埋怨哥嫂不了;就是唐
夫妇,也是时常埋怨。不知不觉,过了一年。这日,唐小山因想念父亲,闷坐无聊,偶然题了一首思亲诗,是七言律诗一首:
小山写完,只见唐笑嘻嘻走来,把诗看了,不觉
:“满腔思亲之意,句句
纸上,不意侄女诗学近来竟如此大
!末句意思虽佳,但茫茫大海,从何寻访?大约不久也就同你母舅回来了。”小山侍立一旁
:“今日叔父为河满面笑容?莫非得了父亲回来之信么?”唐
:“刚才我在学中见了一
恩诏,乃盛世矿典,自古罕有。欣逢其时,所以不觉
喜。”小山说:“是何恩诏?莫非太后把天下秀才赏了官职,叔父从此可以作官么?”唐
笑
:“若把天下秀才都去作官,那教书营生倒没人作了。你
此诏为何而发?原来太后因女后为帝。
一名秦小,幼年都跟多九公读书,生得品貌俊秃,诗书满腹,而且都是一手好针黹,兰音、若
就使跟著习学。好在四人年纪相仿,每逢闲暇,谈谈文墨,倒也消遣。林之洋谆托多九公一切照应。回到家中,嘱付丈母女儿千万不可
风。
梦醒黄梁击唾壶,不归故里觅仙都。九皋有路招云鹤。
当时同多九公议定,把兰音,若送了过去。二人摸不著
脑,又不敢违拗,只得暂且住下。喜得多九公把两个甥女也接来作伴,一名田凤翾。
三匝无枝泣夜乌。松荒凉秋月淡,蓬莱缥缈客星孤。
今朝才到源,岂肯
舟复
游!
自古少有:今登极以来,十有余年,屡逢大有,天下太平;明年恰值七旬万寿;
是日日上山。不知不觉,到了半月之期,众手收拾开船。林之洋心犹不死,务要约了多九公再到山上看看,方肯开船。多九公只得同了上山,各
跑了多时,
了几
大汗,走的
脚无力,这才回归旧路。行了数里,路过小蓬莱石碑跟前,只见上面有诗一首,写的龙蛇飞舞,墨迹淋漓,原来是首七言绝句:
诗后写著:“某年月日,因返小蓬莱旧馆,谢绝世人,特题二十八字。唐敖偶识。”
次日,雇了小船,带了手,把女儿国听送银
发到船上,向唐家而来。
走有半年之久,于次岁六月到了岭南。多九公各自代回去。林之洋同妻女带著兰青、若
回家,见了江氏,彼此见礼。众
手将行李发来。再细细查
唐敖包裹,所有衣履被褥都在行
之内,惟笔砚不知去向。林之洋夫妇睹
伤情,好不悲
。江氏问知详细,也甚叹息,因说
:“姑娘那边这两年不时著人问信,并嘱如有回来之期,千万送个信去,以免悬望。”林边洋不觉顿足
:“这事教俺怎对妹
!他埋怨还是小事,倘悲恸成病,又送一条
命,这便怎
?”吕氏
:“此时莫若暂且隐瞒。俺们见了姑娘,就说姑爷已上长安,等赴试后,方能回来。如此支吾,且保
下清静。俟过几时,再作商量。”林之洋
:“你
上有
,不便前去。明日俺去见见妹
,只好权且扯谎。但妹夫包裹须要藏好,惟恐妹
回来看见,不大稳便。”
此虽恨非男
,缩地能寻计可图。
他的诗句且不必讲,你只看他‘谢绝世人’四字,其余可想而知。我们走罢,还去痴心寻找甚么!”回到船上,将诗句写,给吕氏诸人看了。林之洋无可奈何,只得
著一把
泪,听凭众人开船。兰音望着小蓬菜惟有恸哭;婉如、若
也泪落不止。登时扬帆往岭南而来。一路无话。
多九公:“林兄可看见了?老夫久已说过,唐兄必是成仙而去,林兄总不相信。
因此
“论理自应把他送去;倘他角不稳,
话来,那便怎好?也罢,俺同九公商量,且把兰音、若
暂寄九公家内,同他甥女且去作伴,俺们慢慢再议氏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