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少卿:“朱文公解经,自立一说,也是要后人与诸儒参看。而今丢了诸儒,只依朱注,这是后人固陋,与朱
不相
。小弟遍览诸儒之说,也有一二私见请教。即如《凯风》一篇,说七
之母想再嫁,我心里不安。古人二十而嫁,养到第七个儿
,又长大了,那母亲也该有五十多岁,那有想嫁之礼!所谓‘不安其室’者,不过因衣服饮
不称心,在家吵闹,七
所以自认不是。这话前人不曾说过。”迟衡山
:“有理。”杜少卿
:“女曰
鸣一篇,先生们说他怎么样好?”
二先生
:“这是《郑风》,只是说他不
,还有甚么别的说?”迟衡山
:“便是,也还不能得其
味。”杜少卿
:“非也。但凡士君
横了一个
官的念
在心里,便先要骄傲妻
。妻
想
夫人,想不到手,便事事不遂心,吵闹起来。你看
人,所以就
人了。”萧柏泉
:“小弟生平最喜修补纱帽,可惜鲁编修公不曾会着。听见他那言论丰采,倒底是个正经人;若会着,我少不得着实请教他。可惜已去世了。”蘧駪夫
:“我娄家表叔那番豪举,而今再不可得了!”季苇萧
:“駪兄,这是甚么话?我们天长杜氏弟兄,只怕更胜于令表叔的豪举!”迟衡山
:“两位中是少卿更好。”
老先生
:“诸位才说的,可就是赣州太守的乃郎?”迟衡山
:“正是老先生也相与?”
老先生
:“我们天长、六合,是接壤之地,我怎么不知
,诸公莫怪学生说,这少卿是他杜家第一个败类!他家祖上几十代行医,广积
德,家里也挣了许多田产。到了他家殿元公,发达了去,虽
了几十年官,却不会寻一个钱来家。到他父亲,还有本事中个
士,
一任太守,──已经是个呆
了:
官的时候,全不晓得敬重上司,只是一味希图着百姓说好;又逐日讲那些‘敦孝弟,劝农桑’的呆话。这些话是教养题目文章里的词藻,他竟拿着当了真,惹的上司不喜
,把个官
掉了!他这儿
就更胡说,混穿混吃,和尚、
士、工匠、
,都拉着相与,却不肯相与一个正经人!不到十年内,把六七万银
的
光。天长县站不住,搬在南京城里,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手里拿着一个铜盏
,就像讨饭的一般!不想他家竟
了这样
弟
!学生在家里,往常教侄们读书,就以他为戒。每人读书的桌
上写一纸条贴着,上面写
:‘不可学天长杜仪!’”迟衡山听罢,红了脸
:“近日朝廷征辟他,他都不就。”
老先生冷笑
:“先生,你这话又错了。他果然肚里通,就该中了去!”又笑
:“征辟难
算得正途
么?”萧柏泉
:“老先生说的是。”向众人
:“我们后生晚辈,都该以老先生之言为法。”当下又吃了一会酒,话了些闲话。席散,
老先生坐轿先去了。众位一路走,迟衡山
:“方才
老先生这些话,分明是骂少卿,不想倒替少卿添了许多
分。众位先生,少卿是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二先生
:“方才这些话,也有几句说的是。”季苇萧
:“总不必
他。他河房里有趣,我们几个人,明日一齐到他家,叫他买酒给我们吃!”余和声
:“我们两个人也去拜他。”当下约定了。
次日,杜少卿才起来,坐在河房里,邻居金东崖拿了自己的一本《四书讲章》来请教,摆桌
在河房里看。看了十几条,落后金东崖指着一条问
:“先生,你说这‘羊枣’是甚么?羊枣,即羊肾也。俗语说:‘只顾羊卵
,不顾羊
命。’所以曾
不吃。”杜少卿笑
:“古人解经,也有穿凿的,先生这话就太不
了。”正说着,迟衡山、
纯上、蘧駪夫、萧柏泉、季苇萧、余和声,一齐走了
来,作揖坐下。杜少卿
:“小弟许久不曾
门,有疏诸位先生的教,今何幸群贤毕至!”便问:“二位先生贵姓?”余、萧二人各
了姓名。杜少卿
:“兰江怎的不见?”蘧駪夫
:“他又在三山街开了个
巾店
生意。”小厮奉
茶来。季苇萧
:“不是吃茶的事,我们今日要酒。”杜少卿
:“这个自然,且闲谈着。”迟衡山
:“前日承见赐《诗说》,极其佩服;但吾兄说诗大旨,可好请教一二?”萧柏泉
:“先生说的可单是拟题?”
二先生
:“想是在《永乐大全》上说下来的。”迟衡山
:“我们且听少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