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务以其国事魏,欲得丞相玺也。以魏之彊,而三万乘之国辅之,魏必安矣。故曰莫若太子之自相也。’”遂北见梁王,以此告之。太子果相魏。
十年,张仪死。十一年,与秦武王会应。十二年,太子朝于秦。秦来伐我皮氏,未拔而解。十四年,秦来归武王后。十六年,秦拔我蒲反、阳晋、封陵。【索隐】:纪年作“晋阳、封谷”【正义】:阳晋当作“晋阳”也,史文误。括地志云:“晋阳故城今名晋城,在蒲州虞乡县西三十五里。”表云“魏哀王十六年秦拔我杜阳、晋阳”即此城也。封陵亦蒲州。按阳晋故城在曹州,解在苏秦传也。十七年,与秦会临晋。秦予我蒲反。十八年,与秦伐楚。` 【集解】:徐广曰:“二十年,与齐王会于韩。”二十一年,与齐、韩共败秦军函谷。【集解】:徐广曰:“河、渭绝一日。”
二十三年,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为和。哀王卒,【索隐】:按:汲冢纪年终于哀王二十年,昭王三年丧毕,始称元年耳。子昭王立。【索隐】:系本昭王名?。
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二年,与秦战,我不利。三年,佐韩攻秦,秦将白起败我军伊阙二十四万。六年,予秦河东地方四百里。芒卯以诈重。【索隐】:谓卯以智诈见重于魏。七年,秦拔我城大小六十一。八年,秦昭王为西帝,齐湣王为东帝,月馀,皆复称王归帝。九年,秦拔我新垣、曲阳之城。【正义】:括地志云:“曲阳故城在怀州济源县西十里。”新垣近曲阳,未详端的所之处也。
十年,齐灭宋,宋王死我温。十二年,与秦、赵、韩、燕共伐齐,败之济西,湣王出亡。燕独入临菑。与秦王会西周。【正义】:即王城也,今河南郡城也。
十三年,秦拔我安城。【正义】:括地志云:“安城故城,豫州汝陵县东南七十一里。”兵到大梁,去。【集解】:徐广曰:“十四年大水。”十八年,秦拔郢,楚王徙陈。
十九年,昭王卒,子安釐王立。【索隐】:系本安僖王名圉。
安釐王元年,秦拔我两城。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三年,秦拔我四城,斩首四万。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集解】:徐广曰:“在脩武。”以和。苏代谓魏王曰:“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使欲玺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王曰:“是则然也。虽然,事始已行,不可更矣。”对曰:“王独不见夫博之所以贵枭者,便则食,不便则止矣。今王曰‘事始已行,不可更’,是何王之用智不如用枭也?”【正义】:博头有刻为枭鸟形者,掷得枭者合食其子,若不便则为馀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