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听惯、看惯的,别说跟内务府的人不一样,就是咱们曹家自己人,也有点儿格格不入。我们觉得咱们家能够出个‘名士派’也不坏。这总比俗气要好些。”
曹雪芹心想,在南京时,大家都认为曹震是最俗的;不像如今他倒批评人家俗气。是曹震气质变换了呢,还是内务府的人比曹震更俗?想想还是以后者居多。这就是的曹雪芹越发无异于内务府的差使了。此念一起,不由得有了顾虑。
“这趟到热河,真地把差使办漂亮了,倘或皇上倒赏个一官半职,震二哥,你说该怎么办?”
“那要看什么差使?你如今不是在御书处有名字吗?”
“在这些地方当个闲差,自无不可,我是怕那种要奔走趋奉的差事。”
曹震想了一下说:“不要紧。如果要开保举的担子,我会替你跟四叔说,别把你开在里头,就没事了。”
“那好!你可千万别忘了这回事。”
“不会。”曹震突然想起“喔,如今有件事,你看看能不能干。宁郡王要折节读书了——”
“要折节读书了。”曹雪芹不由得打断了他的话,因为这实在是件新闻。
“这四个字是王爷嘴里说出来的,我也觉得新鲜。宁郡王肯折节读书,不跟小犊儿不住热闹地方挤,一样不容易吗?后来听王爷一说,才知道是皇上激出来的。”
只为皇帝的上谕中,过于蔑视宁郡王弘皎,记得他要发奋读书,一洗“毫无知识”、“行为鄙陋”之耻。平郡王也愿扶植他这片上进之心,想物色几个能跟他常在一起盘桓,谈文论史,犹如伴读的八旗子弟。曹震也知其事,此时想到曹雪芹可能入选,因而征询他的意见。
“我不能干!”曹雪芹毫不考虑的拒绝“伺候贵人,我没有哪个本事。”
曹震知道他的脾气,而且也只是自己想到,并非奉平郡王之命来游说,既然曹雪芹不愿,也就算了。当下付之一笑,换个话题。“不过,热河这趟差事,非办漂亮了不可。”曹震很郑重的“你固然是‘懒和尚只求没布施’,对四叔,对我可是很要紧。”
“我明白。”
“尤其是四叔。”曹震说道:“四叔吃这趟辛苦,皇上心里当然有数。四叔今年‘京察’考得不错,已经‘记名’了,这趟差事办好了,明年可望外放知府。倘或得个松江府,那就乐大发了。”
“怎么?”曹雪芹问说:“如果是江宁府,等于衣锦还乡,那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松江府有什么好?”
“天下三个府缺,成都府、辰州府、松江府,推松江府第一,松江府监管海关,真正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且松江地方富庶,日子过得舒服。”
听这一说,曹雪芹不由得想到“巨口细鳞”的四鳃鲈;咽了口唾沫笑道:“震二哥,你说得我动了寻鲈之思。”
“只要四叔真的放了江南的知府,你跟了去还不容易。闲话少说,我得告诉你几件事,第一、关防要机密,这不用说;第二、四叔交待你的公事,要用心,这一点,我想你也知道;第三、麻烦的是圣母老太太,精神有点儿失常,见了人如果是她对劲的会拉着你说个没完,倘或如此,你要忍耐,只顺着他,等她唠叨完了,自然没事。”
“只怕有点儿难,我最怕唠叨。不过,”曹雪芹紧接着说:“我总忍着就是。但愿她看我不对劲。”
“那更得小心!”曹震接口说道:“是她不对劲的,见了就骂;听人提到了也骂,那就的连四叔都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