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5/5)

“别难为他们。”康亲王交待司官“好生看守。”然后向庆复做个手势:“钦使请。”

庆复将上谕连同所发密告原折,在正中供桌上安放好了,算是交待了公事,这才按身份叙礼,大炕亲王起始,一一请安问好,然后到西花厅密谈。

“这一案该怎么办?皇上有交待没有?”康亲王问说。

“皇上交待,总以安静为主。又说,凡事由康亲王、平郡王细心商量。”说完,庆复起身“皇上还等着我复命呢。”

庆复一走,诸王也将告辞;平郡王便说:“我倒劝各位暂住为佳。一回府去,有人来打听消息,其不为难?”

此言一出,履亲王首先附议:“我也是这么想。咱们兄弟叔侄,难得有这个清清静静相叙的机会,索性在这里住两天吧。”

大家都觉得这倒是个避嚣躲麻烦的好办法,当下各自传唤跟班,交待回府跟福晋报平安,同时把铺盖及动用的什物带来。显亲王衍璜的起居服饰,一向讲究,又有各种癖好,要带来的东西得开单子,其中包括一头哈巴狗与两笼鸟。

康亲王与平郡王却避到辟处,密商处置办法。又因为照会典规定,类此事件应该会同吏部办理,而纳亲正是礼部尚书,所以随后将他也邀在一起商量。

“上谕中有庄王,”显亲王问:“是不是把他也邀请了来受委屈?”

“我看不必。不过,亲供是要的。”

王宫百官凡是涉案须赴指定处所听勘受训的,照定制须以书面自白,称为“亲供”听了平郡王的话,康亲王触类旁通,相得了一个处置软禁诸人的办法。“这样,现在就让理王他们写亲供,如果直认不讳的,奏请先行释放。唐或不老实,那就说不得只好留下了。”

“这个办法好。”平郡王说:“说了实话就能回去,那一是极好的一种鼓励。”

“这怕不行。”纳亲有异议“上谕交待,务期水落石出,光凭他们一份亲供,只怕无法出奏。”

上谕是不能不这么写,但奉旨的人并无不准代为求情的规定,只是纳亲正在‘红’的时候,两王都不能不买他的帐,当下决定,先让大家写了亲供,再做道理。其时已来了两个得力的官员,一个是方观承,一个是吏部考功司的掌印郎中,名叫何志平。他们都是预先由平郡王与纳亲约好了的,只看庆复进攻复命,便知事情决裂了,应该立刻赶到。

“好了。”平郡王接到报告,轻松的说:“有这两个好手,诸事都能放心了。”

于是传召方观承、何志平,及宗人府府丞杨一帆,行了礼由康亲王交待:“有人告发庄亲王与理亲王等人结党营私,奉旨审问明白,三日内复奏。这件钦命案子,情节重大,要请三位费心。”

“是。”方观承的官阶最高,所以由他答应;但案子是宗人府主管,所以转脸问道:“杨府丞有何高见,请当着两位王爷跟纳公说明白。”

杨一帆点点头,向上说道:“请示:左右两司理事官,应否随同办案?”

宗人府的建制,宗令及左右宗正、左右宗人之下,以府丞总领庶务;另外有左右两司理事官各二人,掌左右翼宗室、觉罗,袭爵、派职、户口、田产等事。理事官规定由宗室充任;而府丞确是汉缺,为的是与旗人毫无瓜葛,地位超然,凡事可以秉公处理。

因为如此,康亲王便摇摇头说:“不必!人多主意多,就你们三位好了。”

“是!”杨一帆看了看方观承,意思是别无他事请示,仍旧由方观承来主持。

“回王爷,听说原折并发,是否。”

“喔,喔,”康亲王不等他话说完“我倒忘掉了,在这里,”他从炕几上将原发的密奏,交了下来。

方观承略看一看又问:“王爷还有什么交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