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一章(6/6)

“震二爷,”秋月问道:“想添一位姨娘是王爷的意思,还是太福晋的意思?”

“王爷的意思。”

“太福晋呢?”

曹震想了一下答说:“没有听说。想来也不会反对吧。”

“还是问清楚的好。”

原来平郡王的太福晋,驭下特严,是曹家的亲族,以及与曹寅、两代交好的友朋门下,无不知道的事。但照秋月的了解,太福晋为人的厉害,还不止于“驭下特严”四个字,而另有令婢妾无法忍受之处。一直为曹家亲友私下所批评的事“老王”纳尔苏的庶出之子,都夭折了——纳尔苏共有七子,除长子平郡王福彭之外,嫡福晋还生由第四子福秀、第六子福靖,以及三年前夭折的第七子福端。此外庶出的第二子福聪,第三子福彰,第五子福崇,活得最久的也不过六岁。何以她生四子,只夭其一;而庶福晋吕氏、徐氏所生之子,尽皆不育?此中不免有很多不堪究诘的疑问。因此,秋月对平郡王纳妾是否已征得太福晋的同意这一点,格外重视,在曹震是不难理解的,以太福晋驭下之严,如果是她准许平郡王纳妾,可望对新人有适度的宽容,否则就很难有不找麻烦的日子了。

“你的话说得也对,当然要先请示太福晋。不过,天下过了中年的太太们,心思都是一样的,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抱孙子。”曹震接下来说:“王爷除了嫡福晋之外,如今有两位侧福晋,一位庶福晋;连先前的嫡福晋,一共六位,可就是没有子息,我想太福晋在这一层上头,也很着急。”

“我看不然,”秋月说了这一句,停下来考虑;结果还是把她的看法说了出来,不过前面加了一段话:“震二爷,你说的王爷没有子息,将来爵位没有人继承,所以太福晋很着急。这件事,不是我能懂得;就懂,也不是我能谈的。不过,震二爷,有一点,你不知道想到没有,平郡王是‘铁帽子王’,将来谁承袭都是太福晋的孙子。”世袭罔替的王爵,为之“铁帽子王”;平郡王福彭将来去世,爵位也不会取消,照定制,会在他的胞侄中择一继承,甚至兄终弟及,由福秀或福靖袭爵。反正谁继承王位都是太福晋的嫡亲骨血,所以眼前平郡王福彭无子,在太福晋看,不是一件很严重的事。这样,宜男之相就不成其为太福晋为长子择妾最看重的一点“我想,”秋月又说:“太福晋总还要看看,阿元有别的长处没有?最要紧的性情能投和他老太太的脾气。”

“对!”锦儿接口:“我也是这么想。”

于是秋月跟锦儿便谈太福晋的脾气;又为阿元担心,因为太福晋不喜露锋芒的人,而照杏香与曹雪芹形容,阿元似是精明强干一路的人。她们谈得很热闹,他们兄弟俩却默无一言,曹雪芹是自觉不便开口;曹震心中另有盘算,负手绕室,走了两圈,突然停住。“只要太福晋说一句,把这个人找来看看,事情就算成功了。”

“这话怎么说?”锦儿发问。

“那时全在我。”深思熟虑以后的曹震,有条不紊的说:“王爷十之八九会看的中,太福晋的脾气不敢说,看中了最好;看不中我也有话说。”

“怎么说法?”

“我跟乌都统说,平郡王很喜欢阿元,你不如暂时把她留一留;到太福晋点了头来要人了,那时候如果来个人去楼空,且不大煞风景?乌都统一想巴结王爷,听我这一说,自然就把阿元留下来了。”曹震得意地说:“你道我此计如何?”

“也要靠你会说鬼话。”锦儿笑着向曹雪芹说:“这一来,你可以放心了。”

“还不知道王爷的意思怎么样呢!”

“王爷那儿,得请震二爷善为进言。”秋月接着曹雪芹的话说:“倒是太太应该早早动身,双管齐下,得把时候拿捏准了。”

“一点不错。”曹震深深点头“只等王爷同意了,我亲自送太太去热河,我谈阿元的事,太太提亲。一等谈妥了,我送太太回京,顺便把阿元带了来;这里就带赶紧‘放定’,赶在秋天办喜事。乌二小姐一过了门,阿元的事,到头来不成功也不要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