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还是有点怀疑:“你凭什么认为我们出这个名,人家就会买邻村酱香老酒?”
“喜欢喝酒的人多数性格豪爽,对见义勇为的行为会赞赏和支持的,我们帮他们做出他们想做却没有做或都无力做的事,他们当然会对邻村酱香老酒产生好感。再一个,遇到类似
于车祸、落水之类的意外,救与不救,其实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问题和困扰了。比如,停车救跌倒在路边的老太太,却被她反诬为肇事者,我们就要奖励这个救人者,申张正义。”
志红问:“假如这个人真是肇事者呢?或者弄不清真假呢?”
“那样新闻不是更多了?我们成立一个鉴别委员会,请媒体人、学者、专家、群众代表等加入,大家来鉴别救人是真是假。这样会拖很长时间,对邻村品牌的宣传也就有了持续性
了。”
兰花说:“这些恐怕还需要费用吧?”
“当然还需要费用,但是效果会出乎你预料的好。我可以保证,最多让你花50万元,就可以让邻村酱香老酒在全上海尽人皆知,而且美誉度最好,甚至压过茅台和五狼液。”
兰花还有点将信将疑,说:“这样吧,你把这些想法写一个方案出来,我交给董事会讨论。”
志刚一听到这个方法就大加赞赏,说:“宁愿让邻村会馆紧一点,也要抽出资金做这件事。”
方案拿出来后,董事会很快就通过了。启事在两家报纸和网络上一发布,立刻就被很多媒体转载,还引起了大讨论。其实这时那个救人的小伙子已经被找到了,是一个安徽籍的农
民工,在一个工地上做木匠。沈鹏找到他,请他到邻村会馆来,和他签了一份合同,内容大概是邻村酒业聘请他为形象代言人,除5万元奖金外另支付给他酬金。签约仪式、赠送奖
金、新闻发布会同时举行,当天反应最快的网络媒体就发出了消息,第二天各大媒体立体轰炸,使邻村酒业名声大振。
营业额的上升没有那样立竿见影,但确实在稳步上升。虽然别人不敢说这一定是奖励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效果,但沈鹏坚信一定是。
这件事热闹过一阵以后,便偃旗息鼓了。好长时间再没有产生什么义勇为的新闻,这让沈鹏很着急。品牌宣传最忌讳中断时间太长,必须要有延续性,不断地敲打消费者的神经,
让他们随时记起这个品牌。
发生在老家彭家村的一件事,在大志手下的民工圈子里传开了。孝胜的爷爷从镇上回家,遇到正国媳妇张银花开一辆三轮车回去,便坐到车后面车斗里。开到离村口还有三里地时
,孝胜爷爷不小心从车上摔了下去。可能是年纪大了,没碰没磕的,当时也没事,回到家里当晚却去世了。银花和公公婆婆过意不去,拿了1万块钱到孝胜家,孝胜妈却拒绝了,说
不能怪银花。两家争来争去,一直到后事办完还在争,两家的关系却越争越好。陈友在周末回家时把这事说给志红听了,志红又说给沈鹏听了,沈鹏眼前一亮,说:“我们就把见
义勇为奖颁给她们。”
志红说:“颁给谁?这好像和见义勇为没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