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三章 先有天津沈yangdao,后有北京潘
木hu加奈的家族在日本是华族名门,家族里最有名气的人wu,是日本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木hu孝允。木hu加奈这一支属于木hu的分家,没有涉入政坛。她的祖父木hu有三在早稻田大学是考古系教授,专门从事东北亚历史研究,jing1通汉学,在学界小有名气。
清末民初之际,中国门hu大开。西方开始在中国进行掠夺式的古董搜集,连续爆发了数起古董大案,中国军阀混战,自顾不暇,gen本无法追查。日本对中国文化一向有着狂热的爱好,于是就有学界大老提chu,支那已经没有资格继承中华古老文明,只有日本有责任挽救这一切。
于是由文bu省chu面,黑龙会chu资,联合日本学界jing1英人士成立了一个叫“支那风土会”的组织,专门负责利用中国的混luan政局,获取各zhong名贵文wu运回日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风土会编了一本文件,叫zuo《支那骨董账》,里面记载了中国许多国宝级文wu的样貌、来历、持有人、收藏地点等资料。许多日本学者打着研究的旗号前往中国,他们一方面设法搜罗国宝偷运回国,一方面调查情报,填补《支那骨董账》里的资料空白。
木hu加奈说到这里,忽然发现我们三个人面lou茫然,便问dao:“你们知dao李济是谁吧?”
我们点了点tou。
学考古的都知dao,这位李济在民国是个不得了的人wu。他在二十九岁那年受聘于清华,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四位著名学者并称“五导师”他一直主张进行田野考察,是中国第一个进行现代考古挖掘的学者——可惜在1949年他跟随蒋介石,押送大批文wu去了台湾,所以这边了解他的人,只限在几个学术小圈子内。
在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成立,担任组长的李济开始组织考古队伍在河南、陕西等地进行田野考古作业。木hu有三利用“支那风土会”的资金,很快取得李济信任,参与到调查队中来。
到了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古wu保存法》。为了摸清当前文wu现状,中央古wu保guan委员会筹备了一个宏大计划,要搞一个全国范围的古迹大排查,李济被任命为执行者。
李济为了这个计划,四chu1招兵买ma,既有国外的专家,也有国内的民间高手。木hu有三作为李济的好友也参与其中,并结识了一个叫许一城的人。这个许一城是五脉掌门,代表了中国古董界最神秘的一gu力量,尤其是手里还掌握着一些神奇的鉴古技艺,让木hu有三非常有兴趣。两人走得很近,一度还an照中国的风俗拜了把子。
许一城和木hu有三并没有跟随大bu队行动,他们被李济委托去执行一个秘密任务。这个任务到底是什么,没人知dao。他们1931年7月中chu发,一直到8月底才再次chu现,消失了一个半月时间,但却没有提jiao任何报告,也没任何记录表明。
后来李济的这次大排查因为时局的变动无疾而终,许一城回到北平。木hu有三也回到日本国内,发表了一篇文章,宣称在中国寻获则天明堂玉佛tou,并称赞说许一城在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这一下子,国内舆论哗然,无论是李济还是五脉都承受了极大压力。很快许一城被逮捕枪决,五脉因此元气大伤,李济也因为此事受到了申饬。李济一怒之下,与日本方面打起官司来,后来抗战爆发,李济护送文wu南迁,更无暇顾及此事。
这尊玉佛touliu落日本以后,落入“支那风土学会”手中。可木hu有三提了一个要求,希望这件文wu不要zuo公开展示。于是它被收藏在学会专属的博wu馆内,只有有限的几人能够看到。木hu有三从那时候起,shen患重病,一直卧床休养。
抗战胜利之后,日本各个右倾组织包括黑龙会在内都被mei军取缔,支那风土学会逃过一劫,改名叫东北亚研究所。李济曾经代表战胜国中国东渡日本去调查和收回被掠夺的文wu,结果东北亚研究所搪sai说玉佛tou已在轰炸中被毁,李济无功而返。
木hu有三在四十年代去世,他最疼爱的孙女木hu加奈长大成人,继承祖父衣钵学习考古。她在一次无意的调查中发现了玉佛tou的下落,这才知dao佛tou与中国的渊源。chu于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木hu加奈认为祖父当年zuo错了事,希望能把佛tou归还中国,以抵偿当年的罪过——当然,最后这句是她的说辞。
我听着这个故事,靠在沙发上一直没搭腔。我在想一些事情。木hu加奈的这个故事,可以和黄克武的故事相对照来看,许多细节都能对应上。通过这两段故事,许一城的经历差不多可以搞清楚了。
可是这两个故事都缺少了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他们都无法回答,在1931年两人消失的一个半月空白,木hu有三和许一城去了哪里?zuo了什么?
而直觉告诉我,对于佛tou之谜,这段经历至关重要。
现在三个当事人里,许一城已经被枪毙,木hu死于东京大轰炸,李济在台湾也没活几年就去世了。唯一的指望,是他们会不会留下一些文字记录当作线索。
我盯着木hu加奈,开口问dao:“木hu有三当年不是在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玉佛tou的论文么?请问你手里有论文原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