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22人算不如天算(4/6)

皇帝朱鄯的不满。

冷景易也不希望梅萧回京城对成王不利,但说到底,他对成王朱宁也不过是推崇而已,并没有很深的情义,如果朱鄯当皇帝的局面已经尘埃落定,他也不会过于坚持反对。

木子虚沉声道:“不用去找别的大夫,紫衣侯的颈骨断了,苏州城里,除了我,没有人可以救得了他。”

什么?!颈骨断了?冷景易等人吓得脸色惨白。

良久,木子虚才道:“这是紫衣侯恶有恶报,早知今日如此,当初就不该抓走小玉,更不该三番两次设计陷害成王。他这是命里该死。”

冷知秋沉吟道:“木先生,你立志要做善事,可知这位紫衣侯也曾是广施恩于天下的善心之人?知秋夙日苦思,何为善因善果,何为行恶自毙,焉知我就是对的,别人就是错的?才发觉世上的人,原本并无善恶之分,即便这个人做过善事,也不能认为他永远都是好人;同样,不能因为他做过恶事,就认定了他是坏人。凡事就事论事,意念动了,善恶自分。”

木子虚怔怔然看向冷知秋。

冷知秋明白,周小玉是成王朱宁的人,木子虚自然也是。为了成王,木子虚放下原则闯了沈家庄项家的地宫;同样,为了成王,他照样可以抛弃原则,见死不救。

“你既然已经选择了成王,只要对成王有利,对阁下而言,便是善举。那知秋就来说说成王殿下吧。皇帝要削藩,要害三位王爷,瑞王和襄王都不敢来京城,只有成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先生觉得成王的行为何解?”

木子虚叹道:“成王重情义,他不想错过先帝大行之礼,应该还有许多心里话要对先帝说。”

“这是成王的发愿而已。看在世人眼里,成王就是顶天立地,重情重义,明知皇帝要削藩,要让他有来无回,他还进京,正是表明了他没有谋朝篡位的企图。如果起了争端,他也只是为了‘自保’。木先生,你想想看,凭成王的能耐和周密心思,他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吗?他这次进京,虽然危险之极,但也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只要完成先帝大行礼仪,在群臣面前高呼一声‘父皇’,天下臣子都会同情这个忠孝又有才华的皇子,替他不值,此时,他再逃出京城,举旗‘自保’,将会名正言顺。”

木子虚听得错愕不已。但发觉,冷知秋是对的,帝王之心,哪里有单纯的“情义”可言?朱宁的确是那样一个眼光长远又理智的人!

冷知秋接着道:“木先生,目前紫衣侯梅萧的确布局与成王为敌,但他若死在我家,死在木先生你‘见死不救’之下,京中军变依然会有人执行,但成王却失了‘情义’,我和我爹要大祸临头,苏州百姓也要大祸临头。”

木子虚垂眸思索,也不用多久,便起身取银针…

——

到了丑时,冷知秋正回避在厢房内,伏案写一篇《瘗母文》(瘗是埋葬的意思)。

她把母亲亡故后,想的许多道理和见闻都写在这篇文中,包括桑柔的案子。写着写着,思绪越发开朗,真觉得身边人、包括自己,曾经计较的一些事物,原本也没多大意义,保持一颗通达光明的心,比什么都要快乐。

木子虚站在门外,看了她一会儿,才出声辞行。

冷知秋忙停笔来送。

“小侯爷可醒了?”冷知秋问。

“是,不过还需将养时日,否则仍然性命堪忧。知秋姑娘,他对你可真有情,开口便叫你,在下看他情绪激动,便用药让他睡过去了。”木子虚的语气虽平淡,目光却有深意的停了好一会儿。

冷知秋沉默不应。

送到大门外,木子虚问:“适才见姑娘奋笔疾书,面有喜色,不知写的什么好文章?子虚可否有幸拜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