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一十章炮制《大云经疏》(2/2)

薛怀义也是胡哼着曲,哼到这首曲时想起来的,薛怀义把这个主意一说,三戒大师大表赞同,于是编了个通俗易懂的歌词,上这首曲,薛怀义自去安排人到市井间传唱。

三戒大师则摇一变成了总编撰,负责对这些来的东西行最终整理和校对。

一浊可是看着这些貌岸然的佛门僧随嘴胡诌,教地位岌岌可危,那一颗心酸溜溜的好不难受。于是,白天一浊端汤递,侍候着这帮和尚,瞧着他们胡诌八扯,晚上就用炭条和捡来的废纸,认真记下他白天所见闻的每一件事。

三山和三瘦两位僧则负责搜罗各地的祥瑞和警兆,牵附会地和武则天应当称帝联系起来,他们不但详细列举了大唐各地现在奇瑞,比如石长了红心、公会下、洛了神石等等,甚至连地震也列去,说成这是上天警示,应当武后称帝的证据。

这么一帮大和尚在禅房里忙碌,少不得要有些跟在边照顾,而且还得懂些文字的人,庙里识字的和尚但有空闲的全被派了来,因为人手不足,而一浊和尚是识字的,所以薛怀义把他也抓了壮丁。

丘神绩是个酷击鞠的人,在他原本的打算中,因为上元将至,已然准备与其他各路禁军将领沟通一下,调他们营中的击鞠手,集中起来行训练,如今武后这旨意下来,正好两便。

那些位僧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边竟然有了一个家的卧底,每日里肆无忌惮,还在纵情发挥着…

薛怀义字都不识几个,一开始还能凭着满腔情陪着他们扯淡,后来云山雾罩的连薛怀义都绕迷糊了,便渐渐觉得乏味起来,于是就把这件事全权委托给三戒、法明等几位僧,他又跑去看弟们蹴鞠了。

p:各位书友,订阅、月票、推荐票,请多多支持!拜谢!(未完待续)

要说起来,薛怀义虽然不学无术,可是他的想像力却是远远超乎于一般人,他一个人躺在罗汉床上,无所事事地喝着小酒,哼着小调,脑门一拍,竟然也被他想一条为武后助势的主意来。

我们看多了官场戏,似乎达官贵人一个比一个严肃,一个比一个正经,官场上如此,生活中也是如此, 对友人、对同僚、对亲人,整天都端着个官架,活得全无人味。其实不然,他们纵酒,歌舞,谈笑时,与我们一般无二,同样有许多个人好。

丘神绩年轻时就是一个击鞠手,当年李世民在大唐推行击鞠时,他是大唐禁军中的一名击鞠主力队员,如今虽然年纪大了,依旧颇好此。每年上元节时,禁军参加击鞠,都是由他统一调各路禁军中的击鞠手,统一训练,用现代的话来说,他就是禁军击鞠队的总教练。

他想到的是一支小曲儿,这首曲歌名就叫《武媚娘》。《武媚娘》这首歌很早就有了,在隋朝和唐初时候,在有关廷宴会的一些记载中就提到过唱这首曲助兴。这首歌除了曲名恰恰合了武则天所受的太宗赐号“武媚”之名,两者之间本来没有一丁半的关系。

※※※※※※※※※※※※※※※※※※※※※※※※※

只是因为他调的人员来自各路禁军,需要费几天功夫才能把这些人聚齐。薛怀义等了两天,依旧不见丘神绩派人过来,实在耐不住,便拉着他的人找上官婉儿比划去了。

武则天答应让禁军击鞠与他们较量,一内旨下去,在孟津的丘神绩自然满答应。天后的旨意岂容忤逆?再说,丘神绩的这些击鞠手都是从各路禁军中挑选来的手,都有一定的背景,虽然白寺臭名在外,但是与他们这些人较技,谅也不敢太恶劣的行为。

则负责编造各谶语。这东西一旦传开来,市井百姓是很愿意相信的。他们编造的谶语为了方便传,都很简短,每条谶语说明一个问题,诸如弥勒佛祖转世女,诸如李姓江山要易为武姓等等。

他还给自己所写的东西起了一个名字,叫《大云经疏问世录》,写好一张他就钻到塔林里找个隐秘的地方藏起来,每天一载,等着有朝一日把这些僧的丑恶嘴脸暴于世。

编写经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他们牵附会地把净光天女的事与武则天行联系起来,可是要取信于天下人,这份经疏自然是要写得越缜密、越像那么回事越好,写好的东西还要反复推敲,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