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三百一十二章 考校
“宋炎?”舅母错愕地望着窦昭,非常意外。7k7k1
“是啊!”窦昭却表现兴味盎然“他父母双亡,家里没有旁人了,跟着宋先生真定过那些年,您也见过,xing格是敦厚不过,如果能招他入赘,再好不过了!”
舅母回过神来。看见窦昭认真样子,又好气又好笑,dao:“你不会是临时决定吧?”
如果自己说是临时决定,以舅母行事之谨慎,肯定会一口回绝。
窦昭矢口否认:“当然不是。我原来就有这打算,不过宋家底子太薄,是您说要找个读书人家chushen,就只有宋炎适合了。”她说着,bi1舅母拿主意“您就说可行不可行吧?若是瞧得中,趁着宋先生和宋炎还没有返乡,我让砚堂chu面帮着zuo这个大媒。若是您不满意,我们再想办法。”说着,她小声嘀咕dao“这入赘,不是家里三姑六舅越少越好吗?而且宋炎是我们看着长大,知gen知底,哪有比这适合人选?”
既然要招婿,家里肯定是子嗣单薄,虽说入赘之前都会定下财产继承、赡养之类契书,可随着父亲年老ti衰,入赘女婿jing1明能干,渐渐势大,后谋了女方钱财然后另行娶妻生子事例屡见不鲜,这也为是什么女主对招上门女婿很慎重,非常看重男主品行重要原因之一。
从这点上说,宋炎品行还真让人没话说。
只是由女方提chu来,显然有些赶鸭子上架嫌弃。
舅母有些犹豫。
窦昭自己则是越想越觉得宋炎合适——不仅相貌清秀,而且xing格温和,手脚勤,为人忠厚。舅舅、舅母以后老了,有宋炎照顾,日子肯定会过得不错。
她见状忙dao:“成不成,我们总得试试吧?表姐都二十岁了,您还能把留几年啊?”
舅母想了想,还是走了手稳招,dao:“你探探口风,如果宋家有这意思,我们到时候再去提亲也不迟。”
窦昭“嗯”了一声。高高兴兴地去了前面hua厅。
宋墨正和宋炎说话:“…没想到我们还是家?不知dao你是哪里人?今年几岁?你父亲是zuo什么?家里还有些什么人?可读过书没有?”
宋先生只当宋墨是遇到了同姓人好奇,并没有怀疑,那宋炎就不会怀疑了。他恭敬地一一作答:“我是衢州人,今年刚刚及冠,父亲原是个秀才。靠坐馆为生,我三岁里病逝了,七岁时,母亲也病逝了,家里没什么人了。跟着伯父跟了几年书,认得几个字。”
他谦逊有礼,宋墨不由暗暗点tou。又问:“既然已经及冠,可取了别字没有?”
“取了!”宋炎dao“伯父赠我别字‘千里’。”
宋墨听着,笑容是亲切了。dao:“那你平时都读了些什么书?有没有下过场?”
“平时不过跟着伯父读些四书五经,伯父说我水平有限,让我再多读几年书再下场不迟。”
宋墨即知dao江南风鼎盛,寻常一个秀才都比北方要难考得多。而且宋炎父母双亡,宋与民又真定坐馆。真定到江南行程万里,hua费不少,怕也是没回乡科考原因之一。
“既然准备下场,想来制艺上彼有些心得啰?”他笑dao。
宋炎照例谦虚一番:“不过刚刚学着写,只能算是没有走样罢了。”
宋墨笑dao:“上次岳父屋里看见一题,‘知所以修shen,合下节’,这‘知所以修shen’我倒知dao,是‘知所以修shen,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只是不知dao这‘合下节’是什么?”
原来笑yinyin地望着他们宋与民和窦政昌、窦德昌不由敛了笑容。
这是一dao“截搭题”,需要艺制人熟读四书五经,是艺制中难作题目。
宋墨说自己不知dao下一句是什么,宋与民和窦政昌、窦德昌自然不相信。可宋炎和宋墨无冤无愁,他这样为难宋炎,是什么意思呢?
宋与民不由坐直了shen子。
窦政昌和窦德昌兄弟则诧异地jiao换了一个目光。
宋炎已笑dao“是中庸中‘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shen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ti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他也听chu点音来了,这位窦家四姑爷——英国公府世子爷这是要chu题考他呢!
可为什么啊!
相比宋墨,他chushen卑微,又功名,和这位贵胄怎么也扯不上关系,他怎么会盯着自己不放呢?
宋炎满心困惑。
就见宋墨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笑dao:“《中庸》修shen之理,于政之施者无不该。”
宋炎一时间没明白宋墨是什么意思,好一会,他才认识到宋墨这是《知所以修shen,合下节》为题,zuo起了艺制章。
可他看着自己干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