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三章泉州来使称藩于宋(2/3)

而留从效之泉南二州,与大宋中间隔了一个唐国、一个吴越,鞭长莫及,没有边境的利益关系与冲突,远即结,所以当下思索片刻,即答应了泉州使臣的请求。

赵匡胤随即下了一旨意,今夜在集英殿为泉州使臣设宴,史官在一旁记载今日之国事。

黄禹锡恭敬地说:“下臣愿泉南二州与宋国永结同盟,自此我泉南之地年年贡奉。”

————

“回禀殿下,这位是辖泉州与南州二州的清源军节度使留使君手下,泉州别驾黄禹锡使君。”

而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特别是宋朝商业科技度发展,指南针和密封舱等航海技术的发明和之前牵星术、地文等航海知识的积累,加上阿拉伯世界对海洋贸易忱,使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盛。

与此同时赵德昭风尘仆仆地赶回皇,没有换下便衣,走在往此的路上,而他远远也见到了刘翰陪同一陌生官员,谈笑风生,两人正往自己对面走过来。

两人间距离近了,在紫宸殿门不远,赵德昭见到刘翰,然后问:“刘寺丞,这位是?”

黄禹锡恭敬地作揖:“多谢梁王殿下的垂,下臣激涕零,开封一切皆好,如今下臣使宋国,以为我泉南二州愿意内附宋国,从此泉南二州年年上贡,愿为大宋永结友谊。诚然,下臣所愿,节度使所愿,泉南之百姓所愿,两国之愿景。”

而泉州港人多,形形的民族、族,饮文化不同,不仅要满足泉州本地居民消费,而且要满足外来各国商人的餐饮及住宿消

赵德昭一番言语,嘘寒问:“原来是泉州黄别驾,小王见过黄使君!黄使君是今日来的开封么,不知黄使君习惯开封么?”

黄禹锡走门,远远便见到一个少年,一全白的锦衣,上别着玉簪,红齿白,模样甚是俊朗不凡,看上去一番英武之姿,能在皇禁地自由,又着锦衣,观其行,不受周围拘束,想必即是当今大宋天皇长梁王殿下赵德昭了,据说他从小就才智无双,今日一见,真希望能够亲一睹其风采。

不过对于泉州,赵德昭记得泉州港湾,海岸线蜿蜒曲折,有泉州湾、湄洲湾、沪湾、围湾四个港湾,良港多,乃是天然良港,被可波罗誉为“第一大港”而且乃是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地,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受阻,乃至加上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转到南方。

然今日之事,实乃国事一桩,依此事应与朝中几位宰辅,乃至自己的爹爹商议一番,再决定。

快到日落时分,赵德昭急匆匆赶回了皇内苑。

可是实际乃留从效自治之下,且泉南二州地东海之滨,路途遥远,山地丘陵环饲三面,只有一个海之便利通畅,何不与留从效结盟呢。

而历史上,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复灭吴越,至此,泉、南【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纳宋朝版图。

赵德昭听得神,忽然记起来建隆元年,泉州留从效遣派使臣前往开封,希望年年上贡朝廷,今日所见,想必历史也验证了此事。

不过这件事情得去一试,究竟如何,后文不得知,只是不知会不会让留从效担心,大宋以金钱之利,夺其权,最终让泉南真正并大宋的版图。

若是此刻趁着泉南内附大宋,赵德昭可以趁机提在泉州重新开辟一个市舶司,直接受中央之辖,但是利益问题是摆在泉南与大宋之间的一障碍,除非让泉南获利多一,留从效方才答应。

而如今天下之形势,也是分裂并存的时代,这跟战国时期形势相似,当时秦国奉行“远近攻、各个击破”的外政策。

此刻刘翰陪同黄禹锡走紫宸殿,然后赴去集英殿赴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