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成都惊变(2/2)

然后继续主意:“使召刘封还,但云陛下病重,立彼为嗣,则封必喜,急束装也。若能于途中杀之最佳,不能,即纵成都而擒。孟起素倨傲,不乐居于关、张之下,甘兴霸亦自矜未得所重,乃可以大将军、骠骑将军位诱引之,使并向汉中,则张益德无以成事也…”

李、吴二人闻言大喜,急忙拜谢徐庶:“元直一言,国家安泰,便请三公位,共辅幼主。”徐庶心说得了吧,你们暂时还用得着我,而一旦刘封被杀,外患消除,到时候连超、甘宁都未必能容,何况于荆州派领袖的我呢?当下一甩袖:“庶心已丧,无面目再立朝堂,请去位而隐。”吴懿说那你就先回家好好休息一阵吧,随即呼来人,送徐大夫回府,仔细警护。

徐庶心说此人真是混到极啦,自己下这般恶事,完了还用刘禅的命来要挟我,要我上你们的贼船…然而李严也说得没错,如今元从和东州两派已成不死不休的局面,元从派必然拥刘封,且将刘禅认作是东州派凝聚人心的利,则刘封都,刘禅必不可免…说不定连刘永都趁机杀了,则刘玄德必要断嗣!

徐元直指着吴懿的鼻大骂,说你们真是疯了心啦,为保自家权势,竟然罔顾国家利益,这般悖逆之谋来!吴懿气得当场就要抄家伙砍徐庶。可是终究没敢动手——徐元直曾为游侠,擅长击剑。也不是个善碴儿啊;而他吴远才被关羽投戈击伤,这会儿还在隐隐作痛呢,本提不起气力来。

想想刘备对自己的恩遇,不禁哭无泪,仰天长叹。事已至此,也只好帮忙李、吴他们谋划一二啦:“陛下既命秘不发丧,乃可即闭四门,封锁消息。先遣人往雒城召赵龙归,暂囚禁之…”说到这里,突然间怒目圆睁,瞪着李严、吴懿,大喝:“龙忠勇,国家栋梁,断不可害他命!当徐徐游说之也。”

偏废也,但他一旦薨逝,无疑元从派和东州派将会全方位展开争夺。本来元从派的地位非常超然,一是毫无危机,二是大多为武人,虽掌军权,在政治上却并没有太大的发言力——简雍只擅、孙乾唯晓文章、夏侯纂不过郡县之才耳——但自从荆州派衰弱后,逐渐有向元从派投诚的迹象。到时候他们以元从派为后盾卷土重来,李严和吴懿可实在是扛不过啊。

李严说:“乃可使卫将军(超)、辅汉将军(甘宁)东西夹击,则必破张益德。”

直到这时候,李、吴二人才把徐庶和援唤侧殿。共商善后事——援本属东州派,徐庶却是荆州派,两人都为朝中重臣,也是刘备遗诏中的辅弼大臣,为了安定局面,乃不可遽罢之也。

李严赶上前打圆场,就问徐庶:“元直,事已至此,但为国家,当如何?”

等到刘备咽气,关羽宣读遗诏。其实相关遗诏的基本内容。李严、吴懿早就已经打听清楚了。至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于是乎铤而走险,遣人绊住徐庶、威吓援,而埋伏张任、泠苞等于殿外,一举击杀关羽,就此彻底掌控住了朝局。

故此二人商议,当立刘禅为君,利用皇帝年幼的机会,可使太后观政、元舅辅弼也,则东州派就不会被人一给打趴下啦。所以无论如何不能让刘封回来——关羽令召刘封,使者却被东州派给暗中截住,直接一刀两断了。

徐庶说还什么如何?其实我也不主张让刘封继位,陛下估计是病迷糊了,才会下此命,但你们抢夺、控制朝局也就算了,怎敢当殿刺杀大将军?大将军与骠骑(张飞)情同骨,骠骑闻讯,必弃汉中而率大军来伐,国家因此两分——你们以为大局已定吗?哪儿有那么简单啊!

徐庶明白,这是要把自己禁起来了,当下也无二话,便即洒泪而

吴懿闻言,不禁胆寒;李严却沉声:“吾等即死,亦不冤也。然若刘封都,必害储君,此先皇帝骨血也,若不能保,则元直亦何面目往见先帝于地下耶?”

再说李、吴二人用徐庶之计,分别遣人去召赵云和刘封。赵云就在雒县练兵,距离很近,一听说陛下病危,不禁大恸,连夕都来不及享用,便即跨,直奔成都而来。瞧着天渐晚,但巍峨的城墙已然若隐若现,正想叫随从再鞭战,连夜城,突然前方草丛中猛地蹿起一个人来,直朝赵云坐骑狠狠撞来!(未完待续。)

徐庶说你想得可真简单,你怎么知那二位一定会听你们的?再说了,还有一个翊军将军领中护军赵龙呢,如今驻在雒县,旦夕可至成都,那也跟关羽是老情啦。他只要一跟张飞联络上,打开雒县大门,则汉中军可一坦途,直薄成都城下——到时候你们就都死定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