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四章禅让风波(2/2)

所以他说:“万事备,只欠东风。”篡僭之势未成,为之,必罹大祸;篡僭之势已成,而拖延之,也可能使得曹魏集团内人心疑惑,而分崩离析。所以是勋没等着吕布确切西域的消息传来,就匆忙去恐吓汉献帝了,如今想起来,自己未免太过心急了一些…

至于什么黄龙、凤凰现、祥云卷、霞光绕,无稽,一时汇聚,那更不必多言了。

不过这回消息传到许都,是勋跟关靖、周不疑等人商议,也都怀疑其间或者存在着刘备方的煽动——刘备断不能容许吕布西飏,却把凉州拱手让给曹啊。

退朝之后,桓阶特意找到是勋,低声对他说:“恐令君尚未知也,张掖张、酒泉黄华等叛,吕布乃止西行也。魏王使某问令君,今当如何?”

事情的起源,是吕布曾命张辽率军北上,镇定各郡,一直到敦煌,为他恢复西域都护府好相应准备。可是真到打算动兵了,诸将皆争为先锋,认为先锋就有可能将来任西域都护一职…起码也得给个西域长史吧。魏续是吕布的舅基本就比张辽要厚,通过枕边风,很快就得着了这个差。于是吕布临时调回张辽,而使魏续代之。

其实提前好几天他就已经收到过这个消息了,但还必须表现得才刚听说一般。

是勋双一瞪,惊骇之:“竟有此事?!”

本来也不在乎多拖这么几个月吧,都怪郗虑见天儿我,把我上了这条歧路…

在原本历史上,这票人在大约**年以后,确实也曾经掀起过反旗,曹魏方面了好大力气才将之彻底平定——不过因为史书对于时间记载不详,所以很难判断是因为曹在汉中失败,才导致的凉州纷,还是正因为凉州纷,才使得曹最终被迫放弃了汉中,刘备从而独得大利。

再比方说,太史丞许芝上奏,说:“《秋佐助期》曰:‘汉以许昌失天下。’故白令李云上事曰:‘许昌气见于当涂,当涂者当昌于许。’当涂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大者魏。魏当代汉。今魏基昌于许,汉征绝于许,乃今效见,如李云之言,许昌相应也。《佐助期》又曰:‘汉以蒙孙亡。’说者以蒙孙汉二十四帝,童蒙愚昏,以弱亡。或以杂文为蒙其孙当失天下,以为汉帝非正嗣,少时为董侯,名不正,蒙之荒惑,其孙以弱亡。《孝经》中黄谶曰:‘日载东,绝火光。手品木,圣聪明。四百之外,易姓而王。天下归功,致太平,居八甲;共礼乐,正万民,嘉乐家和杂。’此魏王之姓讳,著见图谶。《易运期》谶曰:‘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日居下。其为主,反为辅。七八岁,黄气受,真人。’言午,许字;两日,昌字。汉当以许亡,魏当以许昌。今际会之期在许,是其大效也。《易运期》又曰:‘鬼在山,禾女连,王天下。’…”

然而事情已然下了,后悔药也没掏摸去,事到如今,难还能真的辞让受禅,等吕布确实走了,请刘协再禅一次吗?焉有是理!所以今天曹派桓阶来请问是勋的意见,是勋只好跟他说:“矢在弦上,不得不发也…”(未完待续。。)

只是这么一来,吕布一时半刻大概是走不了啦,而天禅位之诏已下,曹就落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界之中。原本是勋选择这个节骨儿上去游说刘协,就是因为听闻吕布将西,估计三辞三让,诏书往还,真等行禅让之礼的时候,他吕奉先早就跑远啦,则改朝换代的政治动或许不会波及到凉州,吕布也来不及转过来跟刘备联兵,共拒曹

总之啰啰嗦嗦、拉拉杂杂的一大,是勋听说以后也奇怪啊,老读的书不少了,怎么从来也没见过你说的那几本儿?果然伪造古籍不是我一个人的专利…

魏续总领敦煌、酒泉、张掖三郡事务,为了给吕布西征安排好足够的资供应,开始大肆搜夺当地豪族,就此引发了大规模变。张掖豪是首先动手的,逮捕了太守杜通,酒泉黄华继踵其后,驱逐太守辛机,受他们的影响,武威豪颜俊、金城豪麹演一时并反,武威境内三胡亦降而复叛。境内到起火,你说吕布这会儿还怎么敢抛下凉州,去攻西域呢?

不过照规矩…其实也没啥规矩,只能说遵照当时士林的普遍习惯吧,曹必须要表现谦逊的态度,故此并没有立刻接受禅让,而是派了礼尚书桓阶与白跑一趟的张音一起来到许都,向天呈递上推辞的表章。刘协不情不愿地大朝,接见桓阶,接下了辞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