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七章tang手山芋(2/2)

所以,荀文若的遗名其实不错,死也死得恰是时候,但这事儿是勋知,荀彧可不是穿越客,他想不到啊,当场就被是勋给唬住了。惶恐之下,狼狈问计,是勋趁机就说啦,你不要死,但是一定要退。

是勋趁机再加上一句:“若得存刘氏裔,乃可稍减令君之罪愆,使后世知令君之忠悃也。”要是能够通过你的努力留下刘氏的正支血脉,那你的忠汉之心便能为后世所知,恶名或许亦可一定程度上的挽回。

在前去游说荀彧之前,是勋就得到消息,济南、乐安黄巾残党再起,攻破了济南国治东平陵,杀死济南王刘赟。于是等到游说荀彧回来,那边荀文若还在跟朝廷就辞职的问题三推四让呢,相府群僚开会商议平定此,是勋主动站来,一拍脯:我去!

正在北上途中的是勋听闻此事,不禁长长松了一气,低瞧了瞧自己的双手:世之中,两手不染鲜血是不可能的,但终究能少则少吧,自家的良心比较过得去一些。况且,自己是想辅佐曹成就千秋伟业的,不是光想建个短命的魏朝来就完,那就有责任帮忙抹去开国雄主的上某些非必要的污…(未完待续。。)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曹丕篡汉以后也并没有杀害刘协,而是好好地供了起来,本意是为了彰显禅让的正当。但这是一个先例,谁事先都料想不到——刘备为什么在成都悍然称帝?就是因为到都传说刘协被曹丕给谋害了呀。所以是勋用这个虚假的理由来劝说荀彧,神已经极度绷,神智也因此而骤然昏聩的荀文若当即就听去了。

再往远了说,曹氏迟早要篡汉,连刘协都担心“废天可得活耶”,但只要你还在,拼了命劝谏曹,就有可能留下那孩的小命。这才是你对汉朝、对刘氏所能的切切实实的最大贡献哪。

当然啦,即便并非自己亲自主持,是勋倘若仍然留在许都,那也肯定会受到一定牵累的,他的名声不会因此大臭,但多少会受儿挫伤——况且那俩货,尤其是郗鸿豫肯定会来找自己商量啊。这个手山芋,曹扔掉了,荀彧也扔掉了,照是勋的计划,抛给了急于向曹氏表忠心的郗、华二人,但难保中间不过自己一手,把自己手上也燎几个泡来。既然你们都闪了,那好,我也走人得啦!

于是尚书制诏,废皇后伏氏,并命卫尉腾率兵包围了伏完的府邸,举族皆捕。荀彧即时运用自己的影响力,警告郗、华二人,说伏氏虽有怨谤之言,但反形未彰,不宜显戮,以坏曹公之至德也——况且真要杀了皇后和国丈,你们俩只怕曹公之怒,独不惧天下人悠悠之耶?

实后世声名这玩意儿,关键不在于本人怎么,而在后世有何需要,时人是绝对说不清、不明的。诸葛亮辅佐刘备,割据一隅,后人乃谓其不识天时也,谁想到东晋偏安一隅,跟蜀汉的遭遇有儿相象,于是因为政治需要,孔明的形象瞬间便又大了三分。更别说苏定方、潘,纯因民间平话就莫名其妙地给一打成臣了…

荀文若就这么着被巧如簧的是宏辅给说服了,当即称病,上表请辞。荀彧一走,是勋乃可把废后的重任到郗虑、华歆肩上了。

因为就凭你跟曹的老情,当理念逐渐不合的时候,激勇退,曹不但不会羞恼,反倒会对你心存愧疚,那你就有机会在他肆意妄为的时候提某些谏言,收一收他的笼啦。比方说加九锡和建藩国之事,你本拦不住,但可以从中斡旋,把对国家和曹本人的损害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再比方说伏后书信之事,你不肯亲自主持,但亦可以利用自己在朝中的政治影响力,尽量减轻对伏氏的惩罚——等曹一年半载以后回来,你再多劝几句,说不定彼等皆可免死呢。

是宏辅就这么着,施施然闪了人,等到郗虑、华歆接到那个手山芋,想找他给帮忙拿主意都找不着人。二人密会商议,最终横下一条心:倘若不知也就罢了,既然知了,若不能为,将来曹公归来,会如何看待我等?只有了!

终究曹并没有直接给二人下令,二人的腰杆儿还不够,真怕犯了众怒,于是借机下台,将伏后幽于冷之中,伏氏则皆判刑——留下了一家老小的命。

想当年青州黄巾主力杀兖州,被曹公所围,就是我从中牵线搭桥,说动亥投降的呀,如今亥还在我城外的庄院里住着,我家仆役中也有不少是旧日的黄巾党徒——那平定青州黄巾残党之事,还有比是某更合适的人选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