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二章禅何礼也(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十二章、禅何礼也

对于建安时期的文学成就,后世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叫zuo“建安风骨”,以“风骨”而名一时文风,可以说独此一家——唐代诗人陈子昂曾云“汉魏风骨”,其实是说汉魏相代之际,而不是说整个汉朝和整个魏朝,所以涵盖面还是基本相同的。

那么何谓“风骨”呢?以之指人,是指刚正、顽qiang的风度和气质,以之指文,初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一篇。正好是勋还记得一个大概,于是干脆背书——

“《诗》总六义,而风冠其首,斯乃gan化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是以惆怅述情,乃始乎风;yin咏铺陈,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ti树骸也;情之han风,犹形包气矣。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shuang骏,则文风清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jing1;shen乎风者,述情必显…若瘠义fei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牵课乏气,则无风之验也…”

说白了,诗文的结构、言辞,那就是“骨”,要务求细腻而沉稳;诗文的内涵、意象,那就是“风”,要务求情gan充沛、意境shen远。两者若相契合,即为“风骨”,可称上乘之作,两者若不契合,那就完dan去了,扔废纸篓的货嘛。

其实真正的建安风骨,指的是汉魏相代之际的文人经历了动luan离丧之苦,文辞逐渐从靡丽转向刚健质朴,内容逐渐从空虚转向真情挚gan,并且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这是由大环境所造成的文风的变化。只可惜这方面内容。是勋心中并无成句。所以只好纯从艺术角度上来背诵刘勰的论啦。

再说了。今天只不过是普通文会,命题作文,所yin咏的也是饮宴、歌舞这zhong腐朽贵族生活,你再要求他们在作品中反应离luan现实,抒发个人的真情实gan,那也不现实啊。

背完刘勰之言,是勋当然还得加上几句自己的话啦:“是以风chu于情,骨在笔端。诸君笔力自健,而情发乎衷——若唱酬应答,则难贵乎真矣。”这些应酬之作,都说不上什么有真情实gan,所以我也就没必要一一加以点评啦。

众人咀嚼是勋所言,连连点tou,曹丕首先鼓掌:“风骨之论,令吾等茅sai顿开矣!酬唱应答,本习练耳,其情非至。乃不入姑婿法yan,亦不足为怪也。”我们所以开诗会。命题作文,那就跟zuo练习题一样,是日常练手长经验啊,要求当然不可能太高。随即笑yinyin望向是勋,那意思:我明白你为啥不喜huan饮宴赋诗了。

各人jiaotou接耳,议论纷纷,就“风骨”之意又有了不少的阐发,同时传看诗篇,亦各有所点评——不过基本而言,对于是勋上、中两类评价,大家伙儿还是认同的。

又喝了几lun酒,话题开始有点儿跑偏——就算文会,也不可能从tou写诗作文一直搞到宴会结束啊,那跟考试还有啥区别?聚的人多了,三句话必跑题,自然也是人之常情。座中半数都有官shen,高的如是勋位列九卿,低的象阮瑀、应玚等为曹cao2书记,即便文会之上,既然主人家并无禁令,难免都要谈谈国事啦。首先是丁仪站起shen来,向曹氏兄弟敬酒,祝贺乃父获赐九锡——他没资格当面向老曹去祝贺,只好退而求其次,借这个机会拍拍小曹的mapi。接着王粲问起是勋对刘备的认识,以及对曹cao2此番远征结果的预测,是勋随口敷衍了几句。

说着说着,曹丕突然转向是勋:“姑婿为康成先生弟子、古文大家,博览群书,熟读典籍,丕有一礼不明,正好求问姑婿。”是勋说你问吧,但凡有典籍传留下来,我看到过的,对于何zhong礼仪制度有所疑问,我都可以尝试着背背书,给你解答一二。

对于书读得多这件事儿,是勋还真对自己ting有信心。他两世为人,光汉代之前的典籍,读书时间就相当于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啊,而这年月普通士人年过五十,也就离死不远了。虽说今日典籍,并未全都liu传后世,散佚的很多,但一般士人也不可能全都接chu2得到——尤其并非经学世家chushen,并且在是勋普及了造纸术、“发明”了印刷书之前——是勋因为自家的喜好,仗着自己的地位,这些年倒是各chu1搜集典籍、文章,再加上郑门的藏书、曹cao2的藏书,他也是想借就能借的,所以阅读量相当之大。但凡发现未传世的著作,是勋必要付诸自家的印坊,起码给印chu一千本来,一则以藏,一则散发——印本多了,这失传的可能xing也能够降低吧,也算是为保存传统文化zuochu自己的贡献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