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海东来去(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章、海东来去

从幽州航海前往乐狼,可经南北二途:北路自然是沿海岸先抵辽东,再从沓氏直航乐狼——辽东半岛如同一柄利剑般将渤海、黄海一切为二,所以这条路多少要兜点儿圈子,途程较为漫长;南路相对近便,即沿渤海湾南下青、登,再自登州渡往乐狼。

所以是仪想要陪着是勋去迁葬是伊,最方便的是老tou儿自己呆在登州,召唤是勋南下,可他却舍近就远,baba地自己跑到幽州来了,好象生怕是勋不肯起行一般。只是既然他已经辞了职,并且跑过来了,乃不便再原路返登,以走北线更合乎情理。

一则,是勋无旨越境,当然以自幽而平,更不涉别州为好,走南路却有可能要更踏足瀛、青、登三州——这年月海船的续航能力有限,途中不可能不靠岸啊。况且在是勋的关照下,近年来幽州海商跑辽东和乐狼的日益增多——因为利用商业利益,可以更好地加qiang僻悬海东的平州各郡与中原之间的联系,提高向心力——对北路航线也更为熟稔,故此,最终还是商定经辽东前往乐狼。

建安十一年夏末,三艘海船自泉州chu发,劈波斩狼,直放辽东。正是气候宜人之时,西风渐起,船帆高扬,航速颇为迅捷——当然是仅就这时代而论。是仪虽然并非没有乘坐过海船,终究年岁大了,除了风平狼静之时偶尔登上甲板来呼xi一下新鲜空气,散散心外,大多数时间都窝在舱中。或读书。或假寐。是勋、是峻两兄弟倒是时常并肩扶舷。眺望海上浩瀚之se,便觉气息舒畅,心xiong亦大显开阔也。

是峻不禁慨叹:“甚矣哉,海之大也,未见海则不知天地之广阔,未航海则不知人世之渺小。动luan纷争,放诸海上,真蜗角相争耳!”是勋手摇羽扇。纠正他的话:“bo海之大,不如东海之万一,若放诸太…汪洋,更粒米耳。”

他前一世就非常仰慕苏轼《念nu骄。大江东去》词中所设计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形象,觉得够chao、够派,士之潇洒,无过如是也。苏词本咏周瑜,后世乃误以为诸葛亮,于是文艺作品中dao袍、纶巾。手摇鹅mao大扇的孔明形象便此成型。其实这年月还没有纶巾,更别说dao袍了。至于羽扇…谁会一年到tou都拿把扇子在手里装b啊。正经把扇子不当扇子使,将之跟如意、麈尾一般都当摆possdaoju,那还是魏晋时代的清谈家风貌。

是勋当然瞧不起那些清谈家,可是ting羡慕他们的造型,所以也有样学样,除非隆冬腊月,或者正式场合,平常惯摇一扇。只是这年月还并没有折扇,他也暂且懒得“发明”,士人习用蒲扇和团扇,在是勋看来,蒲扇有乡农气,团扇有巾帼气,皆不如折扇之附和文士shen份也。既然折扇目前还没有,那就学着苏词或者舞台上的诸葛亮,摇摇羽mao扇吧。

不过他没能找到那么多合适的鹅羽,干脆即以猎得的雁羽制zuo,更添三分豪气。这时候还是夏末,虽有海风chui拂,白昼仍不乏暑气,成天端柄扇子,也不见得有多怪异吧。

且说他提醒是峻,说渤海其实一点儿也不大,跟太平洋没法比,只可惜你没见过。不过是峻曾经跟随是勋南下sao扰吴会,是见过黄海和东海的,闻言亦不禁点tou,然后随口问dao:“未知大洋之上,可真有蓬莱仙山否?”

是勋说仙山没有,岛屿倒是无数——抬起扇子来一指:“即此东向,辽东也,再东为乐狼,乐狼南为三韩,三韩东南,隔海可望,有倭国也。斯亦大岛,可如一州。”

是峻没听说过倭国,当下诚心请问。是勋不禁笑了起来:“卿当多读故典。昔孝安皇帝永初元年,倭国有王名帅升者,曾献生口百六十人——其地狭长,大岛屿四,小者无数,数十国并立焉…”

其实也不怪是峻没听说过倭国,虽说日本列岛和中原的jiao往最早可以上溯到汉武帝定朝鲜、置四郡的时候,但史书上相关记载却少——起码班固的《汉书》里只在犄角旮旯里有一句,说:“夫乐狼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来献见云。”是勋所得到的相关资料,大多chu于《后汉书》和《三国志》,问题这年月还并没有那两buju作…

所以这话题也就随口一说,很快便揭过去了,是勋又问是峻:“子高,昔丞相伐海东,dao经昌黎碣石山,曾登山观海,赋诗咏志,卿可记否?”是峻说小弟当然记得——虽然并未从征,也无诗才,但天下著名的诗文,我还是热心搜集和背诵的——当下即曼声yindao: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