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帝后对泣(2/2)

刘协回之后就对着老婆泪啊,说曹的势力越来越大了,不定哪天就会废掉我…“卿观旧史可有先例,废天能得活耶?”

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再说周瑜遇害的消息传到吴郡,惊得已然隐居的孙静穿丧服,亲自跑孙权门前来跪着请罪。孙权匆忙门,扶起孙静,说叔父这不关你的事情啊,我也不会迁怒于旁的兄弟的——不过当即下令,把孙暠之名从族谱中删掉,并且从此不准他姓孙,凡谈到的时候都说“恶暠”

要说还真的可以,在原本的历史上,曹丕篡汉之后,就还算大度地把刘协给禁起来,一直禁到老死,结局不算很糟糕。问题改朝换代废天得活,刘协那是一个(刘婴勉也算,只是很快便天下大,乃苟活而不得矣),这时候的他可想不到自己还有那份最后的运气。所以夫妻二人是抱痛哭啊,完了多事儿而又孝顺的伏后就写书信,告诉自己老爹了,吓得伏完连续一个多月称病不敢上朝。

鲁肃闻讯,赶通报曹。曹见信真是怒不可遏啊——当然他不好责怪鲁肃,鲁敬站在自家的立场上,敌,不但无过,而且有功,再说鲁肃也没叫孙暠杀了周瑜啊。满腔怨恨,就全都撒到了孙暠上,不禁连声冷笑:“彼若不溺毙,吾必车裂之!”

随即孙权大设灵堂,亲自为周瑜守祭,当着群臣的面哭得如同泪人一般。孙权这倒并非作,想当初孙策才殁,孙暠,张昭在内为谋主、周瑜在外掌兵权,但凡这俩有一个不肯保自己,自己就断没有坐上吴侯宝座的机会。从情上来说,他当然比不上自家兄长,能与周瑜情同兄弟,但从政治利益来考量,尤其在这个要关,我是真不能失去周公瑾啊!

岂天亡我孙氏耶?

张昭前来致祭,同样哀哀恸哭——他跟周瑜虽然政治理念有差,但并无私怨,而且同僚多年,周瑜又始终“张公”前、“张公”后的态度恭敬,张布也不忍见他落到这般下场啊。不过情归情,国事是国事,随即张昭就泪奉劝孙权,说公瑾遇害,如同梁崩塌,则大厦将倾也,您还是赶下定决心,向朝廷遣质,表示顺从为好啊。

最后决定把孙静的第四孙奂送到许都去人质,暂且敷衍曹。曹老实不客气,直接把孙奂就给下了狱了,且等逮着他其余几个兄弟,一并就戮,好为周瑜报仇!(未完待续。。)

还又迁怒孙权:“孙氏皆狼豺也,惜乎公瑾不识其主!”我不是没机会从长江里捞孙暠的尸来车裂吗?没关系,改天我可以车裂孙权,以及孙权、孙暠二人的大票兄弟!

这都还是同一个朝代呢,真要改朝换代了,废天还可能不死吗?

伏后面如土,答曰:“恐不得活…”从汉末往前推,历史虽然不长,先例倒是不少:首先是西汉朝后少帝刘弘,为朝臣诛诸吕、迎孝文的时候,污蔑他非惠帝亲,直接就给宰了;然后孺刘婴,王莽篡位,他五岁即遭囚禁,后为李松所杀;最后是弘农王刘辩,董卓使李儒了一杯鸩酒…

的好心情瞬间即被淹没,当下板着脸就返回了许都,倒使得亲自前来郊迎的天刘协心中忐忑。刘协是听说了,丞相此番南征,表面上得了半个南郡和整个江夏,其实损兵折将,差儿就得不偿失。他一开始还暗中窃喜来着,这心情能够瞒住旁人,却瞒不过皇后伏氏和老丈人伏完、大舅伏典、小舅伏德——不会是那几位了什么消息,才使得丞相不给朕好脸看吧?

双方几乎就在灵堂上吵了起来,最后步骘和事佬,说咱们可以既遣质又不遣质——主公的兄弟不能往许都送,咱们可以送从兄弟啊,孙暠那几个弟弟不都是合适的人选吗?

孙权正待答应,程普、黄盖等人不了,说公瑾言犹在耳,如今尸骨未寒,主公您就忍心背弃他的理念吗?公瑾虽亡,吾等见在,必不容曹贼染指江东也!

。他可没有想到,这会儿程普、黄盖等老将早就已经不肯听从周瑜调遣了,理都不理,继续东归。而周瑜久不返舟,反而见人取印绶来要求将兵给孙暠统领,董袭、贺齐、周泰等将尽皆起疑,很快双方就在谷县内冲突起来。孙暠兵败,图渡江北降鲁肃,结果被董袭赶上,直接撞翻了他的舟船,这位东吴的定武中郎将竟被活活淹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