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四章再作冯妇(2/2)

是勋皱着眉想了一想,说也罢,那就搜检府库,瞧瞧乌贵族们有无收藏着好玉吧。

韩忠答复:“为防乌耳。”

就见韩忠脸上的肌略略抖了一下,随即答:“彼等穷蹙来投,未知为王师所逐,已往襄平见我主去也。”(未完待续。。)

这几年公孙度一直在往东打句丽,就没怎么关注西线——他不是不想收服乌,问题要是真的拿下辽西全境,就势必要跟袁氏接壤啦。袁家四世三公,固,即便才被曹击败,公孙度仍然觉得以自家的实力还未必足够与其相抗,还不如先取句丽,吞并乐狼,多生聚个几年为好。乌正好横在自己跟袁氏势力中间,可为缓冲。

首先抵达乐,公孙度麾下大将韩忠已经城,闻讯亲自城来迎——终究公孙家还没有真跟朝廷撕破脸,天使既至,是不能不讲究礼数的。是勋故意板着脸问韩忠:“卿将大军屯驻乐,何意也?”

是先刻了模再浇铸来的,问题如今军中就没有铸印的工匠啊。

这也正是他听闻袁曹再度大战,曹军基本上并吞了幽州,挥师东向以后,匆忙派韩忠助守乐的缘由——这儿正是公孙家势力的西境。

——这回轻骑以袭乌,所皆为正军,将领或可携带曲,文官是不能带的,所以是家的曲都在后军。是勋唯一带上的熟人就是诸葛亮,作小吏打扮,为天使驭车。

算了,就是它吧,顾不了那么多了。

结果是勋就只好卷起袖,再作冯妇了——这一“再作”的时间隔得长,足有一千八百多年…

趁着是勋满大汗刻印的功夫,曹又找人漆了一槊杆,以旄尾装饰——胡总是不会少的——临时制成了一节杖。于是是勋便手持节杖,怀揣诏书和侯印,在二十名“虎豹骑”的护卫之下,了柳城东门,直奔乐而去。

朝廷划故幽州为幽、平二州,以袁绍为幽州牧,以公孙度为平州牧,其中平州即包括了辽西、辽东、玄菟、乐狼四郡和辽东属国。然而公孙度并没能控制住整个平州,在东,他的势力才刚伸乐狼而已,尚未能够吞并,在西,则止步于乐。乐以西的大半个辽西郡,都是乌楼班、蹋顿驻牧之所,此外辽西属国境内还有苏仆延。

是勋才至乐,打望城上一瞧,就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图。首先,揣度公孙度发兵的时候,白狼山之战还没爆发呢,他即便是报着攻的目的派兵而来,要打的也不是曹军,而应该是乌——曹军还远得很哪;其次,看城上的布置,纯是守御,而并无击之意。

其实公孙度派他过来,就是听说曹军已右北平,因为距离相隔遥远,探报不明,并不知为大所阻,故此恐怕曹追二袁追到自家自上来,故此遣兵助守乐。

他前一世酷文史,不仅仅读史书而已,琴棋书画、诗词曲赋等传统技能。也都有所涉猎——弹琴能声儿。下棋会摆。倒是书画方面,还勉能够蒙一蒙小学生——曾经也跟位老师学过几个月篆刻,仿了近百枚汉印,希望这手本领还没有彻底生疏吧。

他先随便找几块劣质玉石来寻找觉,不所料地全都刻坏了。瞧着时间不等人,只得一咬牙关,端起玉印来拼搏一把。等刻完了往纸上一盖,再瞧瞧——横不平。竖不直,就算埋地下一千八百年,后人发掘来,也没人信这是汉印…这年月就算急就章,也大多比这方印文啊,可能也就比献帝逃归雒时候册封关西军,那些纯蒙事儿的印章上一

因而是勋暗中长长地舒了一气,心说还好。再等听了韩忠的回答,他就更踏实了——分明韩忠的权力有限,面对已经彻底改变了的前线局势,并不敢妄自向曹家用兵,而必须派人去禀报公孙度,求问下一步的方略。韩忠的回答很圆,正说明了心中无底。

汉代官印以金属铸印为主,但偶尔也有玉印。可以说是丞相偶得好玉,乃以之为襄平侯印。显得对公孙度很重视嘛。

于是是勋继续问:“王师追击袁氏二逆至此——卿可得见乎?”

结果一搜,好东西还真不少——东北地区原本就是岫玉的主要产地,乌已久,受汉人玉的影响,也以其为,库中好玉不下百数。于是是勋就挑选了一块足够份量的淡黄的岫玉,又从所俘的汉人中找到一名刻玉匠人——既然乌贵族好玉,自然缺不了玉匠——让他以最快的速度刻成一方印章。但只可惜这位雕纽固然栩栩如生,却偏偏不会刻印文——乌大人无此需要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