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三章乌帽子亲(2/2)

谁想是勋还没完呢,随即便问他们:“汝等皆臣于汉么?”窦宾已经开了,自然不好反悔,其余二人虽未开,如今在人家地盘儿上阶下囚,哪有反对的胆量,只得表态说:“汉甚,吾等皆为臣。”是勋说那好啊,你们都各写表章,让我递去许都吧——“此后即为我儿之属,随同征战,南取稷,西御蒲,东遏步度,汝等可有异议否?”

冠礼、定名、取字完毕,是勋即双手搀起是魏,笑地对他说——同时也是向众人宣告——“吾今为朝廷守牧朔州,将州治设于稷。阙,汝可愿相助为父,以服匈乎?”

日本还有“乌帽亲”的习俗。也就是少年在行“元服礼”也即冠礼的时候,会找一位份较之人为其主持。并且最后帮少年上代表成年的“乌帽”在武士团中,往往是上位武士为下位武士乌帽,成为其“乌帽亲”,也即保护人,并且“赐以偏讳”基本上等于说,双方不仅仅结为养父关系,还同时结成了主从关系。

诘汾、是魏喜望外,急忙拜谢。旁边儿窦宾等人却不禁面搐,心说我们拿来赎人的畜牲,谁料转就让汉人送给拓啦…诘汾真是因祸得福!窦宾见机最快,赶迈前一步表态:“小人亦愿臣服于汉,献为质。”

于是是勋便加以借鉴,只不过用汉家的冠礼取代了日本的元服礼,而且不仅仅下赐一两个字,脆把自己的姓儿都给了力微了,还给起个汉名,定个表字。那么起啥名好呢?他想到力微的后裔是会建立北魏的(倘若历史照常发展的话),脆,就起“魏”字罢了。

是勋心中暗笑,就猜到你们想趁机把众全都白讨回去,不过嘛,我还有惊喜给你们。当下拍拍是魏的肩膀,左右望望:“吾儿所言,颇雄壮否?”众人急忙附和:“有使君这般虎父,斯有虎也。”是勋捋须大笑,随即对是魏:“拓小弱,恐难与我夹击稷——吾今不但归汝属,并与良、羊各五千,一应军、甲杖。吾儿努力,毋负为父之望也。”

虽说将来曹家也可能建立魏朝,但避讳也从来避不到国名上,汉有许广汉、吴汉,也没见勒令他们改名啊。

日本中世纪大小武士集团。互相结合的重要一法,即为“寄亲寄制”,大武士团就是“寄亲”,好比老爹、本家,小武士团就是“寄”,好比儿、分家,靠着这虚拟的亲关系,把人心聚拢在一起。从某意义上来说,这跟是勋收服拓,所希望达成的效果是一致的。

是勋冷笑摇:“不必了,佳儿又何须多也。”得窦宾面孔通红,差儿下不来台。随即就听是勋又说:“前汝等五攻我,今拓以与我结亲,汝三不日便将赎回。其余一…何名也?”

是魏似乎斜瞟了亲爹诘汾一,但便即便正:“大人之敌,即魏之敌也。请大人将拓众予魏,魏即统军自北,大人自南,夹击稷,料无不胜之理!”

所以当日是勋说想收拓力微当养,诘汾当即赞同,力微上就要磕——这份从人质一变为养,是级啊,从今往后。是大人肯定会把我拓氏当成他最亲密的属对待啊!

ps: 书友刘晓登场,大家鼓掌迎。就目前来看,除了亡友孙毓南外,也就老荆跟他可能活得比较长久了…谁叫正需要一个且领不了便当的角,他就主动凑上来了呢?走运啊,时间卡得真真儿的好。

只是是勋并不打算胡俗收养。一则为汉官而从胡俗。怕会引来不必要的攻讦,二则他也不通胡俗,就怕无法把主动权彻底掌控在自己手中。可惜汉俗中收养又没啥特别的规定、礼仪,多就是聚饮一次,通知亲朋罢了,显得不够庄重,没法给胡人留下刻的印象。想来想去,突然被他想到日本人了。

胡人则不同,对于血缘、族系啥的并不那么在乎,大族兼并小族,便往往认小族之人为,以族姓下赐,对方不但不会有啥不满,反而还会欣鼓舞——这说明你把我族当成你自族来看待啦。所以跟汉人(当然是有份的汉人,不是平百姓)说,我收你当养吧,对方未必乐意——“吾可父事之也,然必不更姓。”要是跟胡人这么说,以大就小,他们肯定兴啊。

窦宾等人闻言,莫不大吃一惊,慌忙抬之下,但见是勋的双微眯,似笑非笑,正盯着自己呢。窦宾只好认怂:“公亦小人的妻侄也,自当辅佐。”其余那两名大人,也不得不垂首附和…(未完待续。。)

他这是问那倒霉战死的鲜卑大人所,诘汾赶提醒:“达奚氏。”是勋:“吾将达奚氏之残于吾儿。”环视三位大人:“汝等当相助吾儿取之。”窦宾等人虽然心不甘、情不愿的,亦不得不躬应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